壓力管理(Stress Managment),並不是要使壓力消失。而是要擴大自己心志的容量,使得我們能控制壓力、甚至善用壓力。要辦到有效的壓力管理,必先認清什麼是壓力。
「壓力」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根據心理學上 Dundee Stress State Questionnaire; DSSQ 的分類,「壓力」主要分爲:困擾(Distress),擔憂(Worry),無力感(Lack of Task Engagement)。
面對不同的壓力,需要用對方法才能有效舒壓。本文將會介紹不同壓力的成因、表現和舒壓方法。
第一類壓力:困擾(Distress)
這類壓力的表現通常出現在一些即時的問題上,或是壞事發生後的反應。比如,考試失利、求職面試前等等。因而引發出一些本能的反應或者情緒,例如,傷心、困擾、緊張等。
困擾的壓力反應其實是一種生物本能。當生物遭遇危險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身體上出現變化,例如心跳加速等等。其實這類型反應是幫助我們應對危機,更敏捷地作出反應。
但當困擾的症狀出現時,很多人的做法是迫使自己不再困擾。就好像面試時感到緊張是人之常情,但很多人會不斷迫使自己令緊張的反應消失。結果適得其反:最終不是因為面試而感到緊張,而是因為緊張而感到緊張。
建議方法:不要急於令自己終止壓力反應,取而代之以靜觀的方式去觀察自己的壓力,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比如,心跳、呼吸等等。當我們放棄對困擾(Distress)的控制,這種壓力也會隨之自然流走。
第二類壓力:擔憂(Worry)
這類壓力通常不是擔心現況,而是一些不確定,甚至是未發生的事情。比如,假設考試失敗沒有好前途、假設創業失敗影響未來數年等等。
擔憂 (Worry) 會使我們從當刻脫節,導致我們難以把握目前的任務。舉個例子,試想想今個晚上你有個很重要的約會,使你吃早餐時心不在焉,不斷想着晚餐;回到公司不斷想着何時放工,沒有精神工作。這類型壓力就是擔憂了。
建議方法:嘗試不要把注意力在將要發生的事情上,將注意力放回當下,聚焦到自己身上。比如,留意自己的腳步,當下的環境等等。而這種將注意力放回的當下的能力,是可以通過有系統的靜觀訓練而增強的能力。
第三類壓力:無力感(Lack of Task Engagement)
這類壓力的感受是認為自己做什麼都徒勞無功。通常由兩種因素引起的:認為事情無法改變;另一個是,找不到事情的意義。
比如,有人學習一門外語半途而廢,可能認為自己學不會,亦看不到很強烈的需要繼續學習外語,或者兩項皆是。
面對這種令人迷失方向的無力感,我們需要認清做事的真正目標,並尋求突破的方法。無力感應對方法難以一概而論,有些人可能需要多看書,尋求專家的協助,以及記住突破困局的意義。
建議方法:雖然這裡無法告訴你什麼方法才可以突破困局,但我們認為尋找並實現令自己有感到熾熱(passionate)的事情是重要的。而靜觀的其中一大用途也是幫助我們更加察覺自己對事物的反應,從而把握念頭,作出改變。
善用資源,處理壓力
以上的建議方法都是基於靜觀(Mindfulness),一種近年流行的心志鍛鍊手法。要運用這些方法更得心應手,不妨配合我們爲你準備的靜觀練習錄音。
另外,根據 UMass 的一份研究,壓力已經成為現代職場的巨大成本。當中發現包括 40% 的人才流失都是因為壓力;高壓的員工會為公司加重 50% 醫療開支等等。可說壓力管理已經是現代主管不容忽視的問題。
要緩解職場的工作壓力,運用靜觀不失為妙法。針對工作壓力,我們特意設計了一條壓力管理錄音,供工作繁忙的人運用。要在職場文化運用靜觀得更深入,亦可瀏覽我們的壓力管理課程。
我最近疫情咁生活好大壓力
家人成日要我做家務
下午要晾衫 洗碗
晚上要整飯比家人
影響失眠
食慾
身體腸胃問題
我做唔到自己的野
成日覺得好倦
冇動力
做完家務 就做唔到自己的野 汁衣櫃 汁下自己room
我聽自己鍾意音樂
睇下搞笑片
都覺得自己唔開心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