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pective taking

換位思考是什麼?培養同理心,提升人際關係的關鍵指南

7 4 月, 2025 in 企業

樹洞香港 TreeholeHK

什麼是換位思考?定義、重要性與應用場景解析

換位思考,心理學上稱為「視角轉換」(Perspective-taking),是一種透過想像他人觀點來理解其感受與行為的認知過程(Galinsky et al., 2008)。這並非僅僅是「同理心」,因為同理心更多涉及情緒共鳴,而換位思考則是從理性角度分析他人的立場與動機。舉個例子,當你的朋友在聚會中頻頻檢查手機,你可能覺得他不尊重你;但若你換位思考,想像他可能正在處理緊急工作或家庭事務,你的負面情緒就會緩解。這種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從家庭關係到職場溝通,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研究顯示,換位思考能有效改善人際互動的質素(Todd & Galinsky, 2014)。在家庭中,父母若能理解孩子的壓力來源,就不會輕易責難;在職場,上司若能體會下屬的工作負擔,就能更合理地分配任務。換位思考不僅能減少誤解,還能促進合作與創意。例如,在團隊中,當成員能從彼此的角度看待問題時,更容易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Ku et al., 2015)。因此,培養換位思考能力,不僅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溝通者,也能提升我們的領導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換位思考的益處:增進溝通、解決衝突、建立良好關係

增進溝通

換位思考能讓溝通更有效。當我們能從對方的角度理解其需求與感受時,我們更容易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例如,當你的伴侶抱怨工作壓力大時,若你換位思考,理解到他是需要支持而非建議,你就不會急於提供解決方案,而是選擇傾聽與安慰。這種溝通方式能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從而建立更深的連結。

解決衝突

換位思考也是解決衝突的關鍵。在爭執中,我們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需求與立場,忽略了他人的感受。若能換位思考,我們就能看到問題的多面性,從而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職場中,當兩個部門因資源分配產生衝突時,若雙方能從彼此的角度理解對方的需求,就能更容易達成共識。這種能力不僅能化解矛盾,還能促進團隊和諧與合作。

如何培養換位思考能力?實用技巧與練習方法

主動提問與傾聽

要培養換位思考能力,首先需要學會主動提問與傾聽。在與他人互動時,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多問對方的感受與想法。例如,「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或「你希望我如何支持你?」這類問題能幫助你更深入理解對方的立場。同時,傾聽時要注意細節,包括對方的語氣、表情和身體語言,這些都能提供重要的線索。

模擬練習

模擬練習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你可以嘗試在日常情境中,刻意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當你看到一位同事獨自加班時,試著想像他可能面臨的壓力和挑戰。這種練習能讓你在真實情境中更自然地運用換位思考。此外,角色扮演遊戲也是一種有趣的練習方式。通過扮演他人的角色,你能更真切地體驗到他們的感受與需求。

換位思考的常見誤區與克服方式

人際關係中的換位思考
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的換位思考時,要了解兩個思想陷阱:了解不等於認同,以及過份解讀和投射。

視角轉換不等於同意

一個常見的誤區是,以為換位思考就意味著同意對方的行為或觀點。事實上,換位思考只是理解對方的立場,並不代表你必須認同。例如,當你理解到一位同事因為壓力大而表現得暴躁時,你可以選擇包容,但不需要認可他的行為。這種區分能讓你在保持同理心的同時,也能堅守自己的原則。

避免過度投射

另一個誤區是過度投射,即將自己的情感與經驗強加於他人。例如,當你看到朋友在關係中猶豫不決時,可能會因為自己有過類似的經歷而過度解讀他的感受。要避免這種情況,你需要保持客觀,並盡量從對方的背景與性格出發去理解他的行為。這需要一定的自我反思與控制,但能讓你的換位思考更加準確與有效。

生活中的換位思考實例:家庭、職場、社交

家庭關係

在家庭中,換位思考能減少衝突並增進親密度。例如,當你發現父母對你的職業選擇有意見時,若能換位思考,理解到他們是出於關心與擔憂,你就能更平靜地與他們溝通,而不是立即反駁。這種溝通方式能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

職場互動

在職場中,換位思考能提升團隊合作與領導力。例如,當你被要求在緊迫時間內完成任務時,若能理解到上司可能也面臨壓力,你就不會急於抱怨,而是選擇合作與支持。這種態度能讓你在職場中獲得更多的信任與尊重。

社交互動

在社交場合中,換位思考能讓你成為更受歡迎的人。例如,當你發現朋友在聚會中顯得沉默時,若能換位思考,理解到他可能不適應熱鬧場合,你就能主動與他聊一些輕鬆的話題,讓他感到被關心。這種細膩的互動能讓你的社交關係更加穩固。

想要進一步提升團隊的換位思考能力嗎?參加我們的「團隊心理探險之旅」,透過遊戲與心理學工具,讓你的團隊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合作與溝通技巧。立即報名,開啟專屬你的心理探險之旅!

參考資料

Galinsky, A. D., Maddux, W. W., Gilin, D., & White, J. B. (2008). Why it pays to get inside the head of your opponent: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erspective taking and empathy in negotia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4), 378-384.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2008.02096.x

Todd, A. R., & Galinsky, A. D. (2014). Perspective‐taking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Evidence, mechanisms, and qualifications.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8(7), 374-387. https://doi.org/10.1111/spc3.12116

Ku, G., Wang, C. S., & Galinsky, A. D. (2015). The promise and perversity of perspective-taking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5, 79-102. https://doi.org/10.1016/j.riob.2015.07.003

換位思考是什麼?培養同理心,提升人際關係的關鍵指南 1

團隊心理探險之旅

你相信讀心術嗎?你是否知道怎樣找到自己的精神核心?「團隊心理探險」結集娛樂、解難、溝通與反思,運用遊戲和不同心理學工具如 BIG5 性格測試和認知謬誤,加強團隊的聯繫。從了解團隊成員的工作動力,再到建立有效溝通和作出重大決定,心理學的蹤影在工作林林總總的事上隨處可見。讓我們與你一起經歷專屬你的團隊的心理探險之旅。

換位思考是什麼?培養同理心,提升人際關係的關鍵指南 2

管理心理學全方位

這個培訓計劃能提供全面的管理心理學知識,協助參加者建立優秀的領導能力,尤其適合不同組織的管理層。參加者會首先理解心理安全感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團隊中培養心理安全感。接著,他們會學習和應用情境領導模型和不同領導反饋技巧,令他們能靈活運用不同的領導風格和溝通模式管理下屬。

換位思考是什麼?培養同理心,提升人際關係的關鍵指南 3

顧問銷售工作坊

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中,單靠傳統的推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需要由單純的銷售人員,進化為客戶值得信賴的顧問,真誠地了解客戶的需求。《顧問式銷售工作坊》利用心理學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客戶,建立真誠的客戶關係,並提供有用的解決方案,令客戶感到稱心如意。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forestguide coaching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