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對心?帶你了解5種心理防衛機制 2

口不對心?帶你了解5種心理防衛機制

3 7 月, 2020 in 心理學

樹洞徵文計劃

 

甚麼是心理防衛機制?

心理防衛機制是精神分析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佛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本我(Id)和超自我(Superego)追求的東西不同,本我跟隨快樂原則,追求對食物、舒適和性等原始需要;超自我則追求道德和社會價值觀。本我和超自我的衝突會引起令意識難以承受的焦慮,潛意識自我為了解決焦慮,就會運用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心理防衛機制是人的本能,本文將會向大家介紹其中五種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措施。

全港首個心理科技 App。

MindForest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逐步建立強韌心理、行動力和優質生活。

app

 

壓抑(Repression)

 

當人出現使人不快的想法、難堪的事情和痛苦的回憶,人可能不想或者無法面對它們。這時,我們可能會無意識地選擇將這些想法、事情和回憶隱藏起來,避免它們進入我們的意識,從而試圖忘記它們,例如遇上重大悲劇的人可能會「記不起」悲傷的回憶。

 

不過,這些記憶可能不會完全消失,它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思想和行為,進而改變你的行為舉止、人際關係。

 

退化情感(Regression)

 

有沒有試過在遇上不快的事情時,不想做大人,只想做一個小朋友?退化情感就是這樣:在感到壓力大、焦慮或受威脅時,不用成熟的方式,而退到困難較少、較安全的較早前的時期以保護自己。

 

不論是小孩還是大人,他們都可能會作出這種行為。小孩可能不自覺地咬手指,大人則可能會暴飲暴食,以應對這些焦慮和壓力。

 

投射(Projection)

 

投射,就是拒絕面對自己一些不恰當的思緒、動機、慾望、情感等,並且主觀地把它們推到其他人上,以及認為他們才是有這些想法和感覺的人。有時候,我們在生氣時,可能無意識地不想承認自己的憤怒,因此把怒氣投射到他人上,指責其他人對自己發脾氣。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反向作用指的是人有意識地作出的言行舉止與無意識的取向完全相反,從而以相反的方向釋放;這種行為甚至可能會有矯枉過正,過於誇張的傾向。

 

反向作用均可發生於好惡兩種情緒上:有些人可能想壓抑對喜歡的人的愛而對他們冷嘲熱諷,反之有些人可能想壓抑對他們討厭的人的厭惡而對他們格外友善。

 

升華(Sublimation)

 

升華是指將焦慮、壓力等情緒或一些難以為社會所接受的思想、慾望等,轉化為可被社會接受,甚至是有生產力的行為,藉此滿足自己。有些人可能透過跳舞,繪畫,文學等形式來釋放慾望、或者以搏擊來發洩憤怒。由於它對自己和他人負面影響往往較低,甚至對自身和社會發展有裨益,因此被視為一種正面的策略。

 

了解到心理防衛機制之後

 

要知道心理防衛機制只是在潛意識中的心理過程,我們無法觀察它們,更加難以靠意志改變它們。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了解到心理防衛機制之後可以做甚麼呢?筆者認為學識心理防衛機制可以讓我們在內省時,可以由另一個角度去認識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心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對自己的解讀絕非準確無誤,畢竟我們都不是專業的精神分析師。心理防衛機制為心理學發展奠下了不少基礎,掌握到心理防衛機制的概念仍然可以使我們在認識自己或者他人,甚至在修讀其他心理學理論時更得心應手。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