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MBTI都是兩個為人熟悉的性格測試。然而,它們都不是現今受到心理學學界所認可的性格理論。比起將人的性格分為不同類型,心理學家更傾向研究性格不同面向的程度。
九型人格性格測試
九型人格主張人的性格可以分為9類︰一型人是完美主義者,九型人是和平主義者等等。根據我的了解,九型人格缺乏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MBTI一樣,它都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而不被接納,甚至被稱為「偽科學」。
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通常都會根據觀察而作出可驗證(Testable)的假設,再透過實驗和數據分析來驗證或推倒假設。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數據,心理學家最重視的就是研究數據。九型人格將人歸類為九組,尚且可當在一個對人類的觀察或假設,然而至今只有少數的研究支持九型人格理論的可信性。我們會認為九型人格能夠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性格,極可能是因為我們受到巴納姆效應和確認偏誤的影響,錯誤判斷了這些性格測試的準確度。
Big-5理論
九型人格和MBTI一樣,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人的性格特質(Trait)例如外向程度、盡責程度都是跟隨常態分佈的。大多數人的個性特質都會在中間平均數左右,只有極少數人會極之外向或極之內向,大部分人都是一半一半,在不同的時間場合會有不同的表現,不能強行被歸類成「外向」或「內向」。
Big-5理論提出人有5個性格特質,分別為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盡責性(Consc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Agreeableness)和情緒不穩定性(Neuroticism)。和以「類型」為基礎的理論不同,Big-5強調每一個人都會有這5種特質,它們就和身高、體重一樣,人人都有這一項屬性,差別在於程度上的分別。
經驗開放性高的人會比較有好奇心和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盡責性高的人做事更加認真、有條理。外向性高的人會更享受社交。親和性高的人會較容易和人相處,更善解人意。情緒不穩定性高的人則會經常感受到負面情緒。
可能你會感到好奇,這五個性格特質是從可而來呢?為了找出人類的性格特質,心理學家先以問卷收集數據,問卷由大量對性格的描述組成,例如「我喜歡去Party」、「周末我通常都會和朋友一起度過」、「我做事十分謹慎」。心理學家再計算不同描述之間的相關性(Correlation)。我們可以想像,十分同意「我喜歡去Party」的人,大多數都會同意「周末我通常都會和朋友一起度過」,因為它們都和外向程度有關。在比較不同描述之間的相關性後,心理學家將相關性高的描述歸為成一類,最後總結出Big-5的5個性格特質。
除了在多年內受到數據支持以外,Big-5的優勢還包括其和心理健康、學業成績的關係。情緒不穩定性高的人會更容易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盡責性高的人會有更好的學業成績。
當然,Big-5理論亦有其缺憾。首先,它是一個由數據主導的心理學理論。Big-5理論只能符合數據的表現,卻沒有解釋為何人會出現這些性格特點或者行為模式。如果一個人喜歡社交,Big-5理論的解釋是因為他是一個外向性高的人,然而他會被判斷成外向性高的原因,同樣是因為他在問卷中同意了「我喜歡去Party」和「周末我通常都會和朋友一起度過」兩個描述。變相Big-5理論只能提供一個循環的解釋,未能在理論中完全解構人的性格。
讀者在解讀性格測試的結果時亦應當心。要知道,心理學理論是以群體為主的,未必能準確描述每一個人。盡責性高的人大多都有好成績,不代表盡責性低的人永遠都無法在學業上名列前茅。若為了增加對自己的了解而進行性格測試,無論是哪一種測試都千萬不要因為測試結果,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和視野。
心理學家目前主要傾向使用特質(Trait)而不是類型(Type)來研究人的性格。特質理論強調任何性格特質都應該以一個連續性(Continuous)的光譜(Spectrum)。這可能正正是MBTI和九型人格,在商界流行,反而正規心理學理論,商界不追棒的原因。
我認為九型人格和MBTI,相對於主流學院的心理理論比較,優勢在於簡便應用。
例如,A君上司是:比較理性,重視邏輯,固執挑剔,堅持己見,很少講感受。那麼,我要怎麼跟這位上司溝通最有效,相處最融合,很可能難以找到答案。但只要我學了九型人格,原來他是一號,就可以快速找到與他溝通和相處的建議。原來他是ISTJ,也可以高速找到性格的相處之道。缺點係標籤化和偏見。
所以我認為,社會需要一個改良版,潔淨版的MBTI與九型人格,便可既滿足商界、學術界的需要,也不會有標籤化,不會被批評迷信或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