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力感的心理學 —— 亂世下的香港人何以自處? 2

無力感的心理學 —— 亂世下的香港人何以自處?

6 5 月, 2021 in 社會時事, 心理學

Peter Chan

無力感的心理性質

在亂世當中,好多人會感到無力。究竟無力感是一樣怎樣的情緒?要理解情緒,我們可以嘗試由心理學家提出的VAD情緒模型(Valence-Arousal-Dominance Model)入手(Osgood et al., 1957; Russell, 1980, 2003)。該模型把情緒區分為三個面向,分別是:

  • Valence(正面 vs 負面):這不用多解釋,就是指該情緒是正面還是負面;
  • Arousal(刺激 vs 沉靜):該情緒會否令你想採取行動,有種心跳加速、蓄勢待發的感覺;
  • Dominance(支配 vs 被支配):該情緒會否令你感覺到充滿力量,還是感覺到自己渺小(按:感覺到自己渺小不一定是負面情緒,例如敬仰就是一種低支配感的正面情緒)。

運用VAD模型,我們能梳理人類各種複雜的情緒,並區分不同情緒的特質。舉個例子,當我們目睹暴政的不義,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感到憤怒(Angry)。用VAD模型理解,憤怒是一種低Valence(負面)、高Arousal(驅使你採取行動)、高Dominance(令你想修正對方的行為)的情緒;而且憤怒有一獨有性質,就是它必定是由你認為不正義或不公平的事件所引起的——就算天災再慘絕人寰,你也不會對天災感到憤怒。綜合上述的特質,憤怒會使我們熱血沸騰,嘗試反抗。

然而通常當你意識到對方強大,自身受到威脅,就會形成另一種情緒——恐懼(低Valence〔負面〕、高Arousal〔驅使你採取行動〕、低Dominance〔感覺自身受到威脅〕)。恐懼與憤怒的主要區別有二,其一是恐懼的Dominance比憤怒低;其二是兩種情緒的著眼點不同,憤怒是關乎對方行為正義與否,恐懼則是關乎自身安危,所以你會對天災感到恐懼,但不會感到憤怒。

恐懼與憤怒都是高Arousal的情緒,會驅使你採取一些行動。但由於以上兩項區別,你會採取的行動有所不同——恐懼會令你嘗試自保。當然,現實情況是恐懼與憤怒會同時存在並互相拉鋸,相信這亦是很多香港人投入抗爭的情緒寫照:一方面你感到憤怒,希望有所作為;另一方面顧及到可能要付上的代價而感到恐懼,而何者較強大多視乎你對雙方實力的判斷。相信大家都不難察覺,二〇一九年抗爭初期,主導社會的情緒是憤怒;隨著時間推移,踏入國安法年代,主導的情緒漸漸變成恐懼,而這一點亦解釋到為何社會行動由上街抗爭(對憤怒的反應)變成討論如何移民(對恐懼的反應)。

而當你發覺無論是對抗或逃避都徒勞無功,便會陷入更差的情緒狀態,即是無力(Helplessness)。無力感是一種「三低」的情緒,即是低Valence、低Arousal、低Dominance。亂世之下,無力的感覺就好像身處一個黑暗的房間,被牢牢綁在箭靶上,你看不清楚對方,但他卻可以隨時射箭,而你無法逃離、無能對抗,只得默默承受。無力感是其中一種與抑鬱(Depression)最息息相關的情緒,其中一個原因是無能為力的感覺,往往會影響對自身能力(Self-Efficacy)的判斷,無力感讓我們感覺到自身的無能,這種無能感更進一步令我們感覺到更無力,如此類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人何以絕望?談習得性無助感

如果世途的確險惡,一次又一次地教我們感覺到無力絕望,便會形成習得性無助感(Learnt Helplessness)。說起習得性無助感,不能不提Martin Seligman(1972)的研究。Seligman曾經進行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將眾多狗隻分成三批,其中第一批狗隻會久不久就被電擊一次,牠們無法預計何時會被電擊,也沒有辦法逃避電擊,這就好比我們上述對於亂世不能預測、不能控制的描述。第二批狗隻雖然會不時被電擊,但如果牠們能夠適時按下按鈕,就可以逃離該次電擊,雖然時間不容易掌握,但牠們總能逃避一次半次電擊。而最後一批狗隻是較幸運的一群,他們在第一階段不需要被電擊。

之後,Seligman把這些狗隻放入另一個電箱,這個電箱分為兩格,其中一格的地板通電,而另一格則沒有,兩格當中有一道不太高的隔板,狗隻理應可以輕易跳過。當第二批(可以按掣逃避電擊)、第三批(沒有被電擊)狗隻被放入電箱通電的部分,牠們二話不說就跳到另外一格;只有第一批狗隻(不能逃避電擊)就沒精打采地呆在那裡,默默承受被電擊的厄運。這種由於以前承受過不能逃避的厄運,而放棄抵抗的傾向便是習得性無助感。其可悲之處在於第一批狗隻原本在實驗的第二階段可以避免遭受電擊,但牠們已學懂絕望、學懂放棄抵抗,便白白遭受另一次電刑。

應對亂世中的無力感

生而為人,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些絕望的局面。例如悲慘的童年就像一個無法逃避電擊的階段,因為你與父母實力懸殊,如果他們不懷好意,就能把你玩弄於股掌之中。童年遭遇不幸的人長大之後,雖然他們自身已具備反抗的能力,無須再被父母掌控,這就好像實驗的第二階段,但由於習得性無助感,他們或許總是誠惶誠恐,無法逃離家庭的掌控。

再說社會,香港人現在在何種階段?縱使我們不想面對,但我們可能就是那批無法逃避電擊的狗隻,暴政在一步一步教會我們無力感。在這個階段,或許好好過活、明哲保身是最明智的選擇。然而,世界之大、轉變之快非為我們所能預料,誠如沒有人預計蘇聯會解體。有人說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意思是我們尚有數十年時間靜候時機,或許暴政的高牆終會出現裂縫,我們就能躍至自由的另一端。

人與狗不同,我們有的是克服自己、克服過去的能力。而最可悲的是,明明機會出現,我們卻在心態上、能力上都不能好好把握,那樣習得性無助感就會令我們陷入真正的絕望。那如果要對抗無力感,我們應抱持甚麼心態?心理學有一控制觀理論(Locus of Control),意指人可以抱持兩種世界觀,其一是外部控制觀(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意指其人傾向相信自己的生活境況大多是由環境而非自己控制;而內部控制觀(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則正好相反。

就算面對同一處境,人們都可以有不同的控制觀,而箇中分別,就是自己的著眼點。不論是關係、事業、乃至社會問題,或多或少,人人都會有些無能為力的心結。你當然可以選擇把精力全花在慨嘆、抱怨現實的無奈 —— 這些慨嘆甚至其實還有幾分道理, 因為情況的確惡劣。但人的生命與精力都有限,把精力全都慨嘆掉,就是把全副生命灌溉無力感。

但就算情況再惡劣,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找到方法為理想做點事,例如沒有人能藉一己之力阻止全球暖化,但如果你關心環境,少吃肉、少用膠袋卻是你立時可以控制的。這是不是螳臂擋車沒人知道。在亂世之中,或許我們要與人喜歡有明確結果的天性抗衡, 摒棄效果主義(Consequentialism) 的思考模式。因為一來在亂世之中,無人能準確估算後果。二來就算徒勞無功,「行動」本身就能對抗無力感,亦令我們的作為無負於人的生命。

社會問題之複雜,非單憑一人之力能夠扭轉,但我們總能夠為理想貢獻,控制自身行動,由支持同路人到鍛煉自身亦是。在亂世之中,把自己的精力、心神放在自身的控制範圍內,便是對抗無力感的最好方法。

在亂世之下,多飲水、多讀書不是逃避,而是唯一的選擇。我們的身軀、意志或會有一天再被理想所用。


Osgood, C. E., Suci, G. J., & Tannenbaum, P. H.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No. 47).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ussell, J. A. (1980). A circumplex model of a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9(6), 1161.

Russell, J. A. (2003). Core affect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10(1), 145.

Seligman, M. E. (1972). Learned helplessness.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23(1), 407-412.


本文節錄自《恐懼與希望:寫在亂世的心理學》- 本港各大書局有售

無力感的心理學 —— 亂世下的香港人何以自處? 3
作者樹洞香港 TreeholeHK
出版社亮光文化有限公司
用文字陪伴香港人一起思考、一起尋找亂世下的定位

廿一世紀,時代巨輪急速轉動;世界之大、轉變之快非為我們所能預料。

生而為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一些絶望的局面,無論個人、社會、世界。有人經歷過悲慘的童年,長大了卻仍逃不開家的掌控;面對社會問題之複雜,又覺非單憑一人之力能夠扭轉。亂世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容易;尤其在當下金碧輝煌、物質主導的現代社會,要了解自己,更是難。

心理學是研究人思想、行為、情緒的一門科學,而社會上很多現象,包括無力感、逃避、歧視、宗教,身分認同及死亡恐懼都離不開心理學的一些概念;所以,學習心理學,對理解這些現代光怪陸離的現象有一定幫助。

這幾年,原本熟悉的,都不再熟悉。或許你徬徨失措,但轉個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是個歷史上關鍵的時代,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ForestGuide 諮詢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