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死了一個人那麼簡單
NBA巨星Kobe Bryant在香港時間1月27日凌晨墜機身亡
將Kobe視為偶像的筆者,執筆寫下以上句字時,仍然感到不可思議,不能接受這是真的。但這些心理創傷不是本篇主題,就不再詳述了。
這幾天網絡上都有不少悼念Kobe的評論文章,留意到有些評論是不滿為何同一天一名內地仁醫的死沒有人關注,反而一個「鬼佬」的死卻那麼多人悲哀。為何評論者會說出這種冷漠說話呢?或許是因為他不了解Kobe不單是一個「鬼佬」那麼簡單。
角色楷模與生命意義上的缺失
說起Kobe,一定要說他的「曼巴精神」(Mamba Mentality)--他在籃球生涯中一直有一些鮮明的形象:執著求勝、對比賽熱情、嚴厲鞭策自己和隊友,對敵方無懼回擊等。
根據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我們在人格塑造的青年時期時,會從周遭環境學習各種價值觀和道德。最直接的學習方式便是找一個感興趣的成功人士作為角色楷模 (Role Model),實際地觀察模仿他們的一言一行。
所以Kobe作為一個在籃球界非常成功出眾的人士,便成為眾多男生的模仿對象。他的「曼巴精神」更成為大家失意時的勉勵良方。所以Kobe在很多人心中不只是一個「鬼佬」或明星,而是一個角色楷模,心靈導師。
另外,社會上很多人對當下生活不滿,但又無力改變,便將無助感暫存在內心,將豐富的精神生活寄托在已經名成利就,擁有他們一切想要生活的Kobe身上。所以Kobe也成為很多粉絲的精神寄託。
所以雖然很多粉絲未必親身和Kobe交流過,甚至從未見過他。但基於Kobe在他們心中的重要性,Kobe的突然身故對他們來說也好像是一位親密的朋友過身一樣悲痛欲絕,甚至令某些人失去了模仿的對象或精神上的依靠。造成楷模缺失或生命意義上的挫折,如處理不當會引致行為有失常理,甚至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
不論之前張國榮自殺,抑或是今次Kobe墜機,也有一些粉絲深信偶像沒有死去,只是隱居深郊不再出來。這些想法旁人聽來很奇怪荒誕,但經上文分析便不難理解了。他們的偶像不是肉體上真的隱居了,而是精神上隱居在他們的內心心處。
哀悼(Mourning)的重要性
Kobe墜機當天,成千上萬名Kobe的球迷立時聚集在Kobe之前效力球隊的主場館外獻花和哀悼。他們為何要做這些事呢?
前面段落提及過,偶像或重要人士的離世,很容易會引起情緒問題或生命意義上的挫折,這可被稱為悲慟 (sorrow 或 mournful)。
首先悲慟是自然且正常的心理過程。精神科醫生 Elisabeth Kubler-Ross, M.D. 認為,悲慟分為五個階段,包括否認、憤怒、協商、抑鬱及接受,統稱為「哀悼週期」。而悲慟這過程的長短和形式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應該尊重這一系列的心理反應。
哀悼 (Mourning)就是處理悲慟的最佳方法。例如筆者寫下這篇文章,重溫Kobe的精神形象,便是其中一種哀悼方式。哀悼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團體的。團體的哀悼,例如集體默哀,能令悲慟者的痛苦可以被理解,悲慟者也可以互相支持陪伴。
透過哀悼,我們除了能夠積極地渡過悲慟,還能夠冷靜地覺察失去這個重要的人是如何影響自己,從而重新找尋因重要人士身故而失去的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