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心理學】「那個不能説出名字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 2

【禁忌心理學】「那個不能説出名字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

4 11 月, 2021 in 心理學

hermione

在著名影視文學作品《哈利波特》中,故事中的大反派 — 佛地魔(Voldemort)被魔法世界中的人稱之爲「不能説出名字的人」(He-Who-Must-Not-Be-Named),或是「那個誰」(You-Know-Who)。説出佛地魔的名字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危險,甚至死亡。早期的時候,基本上只有哈利波特一人敢直呼其名。佛地魔的名字成爲魔法世界的一個禁忌。那麽,禁忌到底是如何形成,而背後爲什麽會代表著恐懼?

禁忌的形成

那麽,禁忌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在社會層面,我們每一個成員都會被鼓勵去跟隨一套共享的價值觀以及對於行爲道德的標準。而這一套準則及價值觀都會受該群體的文化及思想所影響,同時亦極具代表性。這些行爲準則亦會包括不同的社會規範及禁忌,同時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模式,例如我們的言行舉止。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這些「不成文規定」,資訊傳遞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比如説,我們的父母、在學校接受的教育等等,都擔當這個資訊傳遞者的角色,教會我們這一套社會規範及不能犯的禁忌。而亦因此,這一套價值觀在我們的腦海裏根深蒂固。

全港首個心理科技 App。

MindForest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逐步建立強韌心理、行動力和優質生活。

app

除此之外,禁忌亦會透過社會懲罰(social punishment)所執行 (Fershtman et. al, 2011)。在哈利波特中,基於佛地魔的强大法力以及影響力,世界各地的巫師都出於畏懼而不敢直呼其名。在故事早期,當哈利波特直接稱之爲佛地魔,身邊的人會立即對其進行批評,並因此責駡他。由此可見,當我們接觸到這些禁忌時,社會中其他成員的反應及態度都會成爲一種社會懲罰,而這種社會懲罰亦是一種正向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中,操作者通過向個體進行獎勵或懲罰,來增强或者減少個體的某個特定行爲 (Skinner, 1963)。而正向懲罰就是當個體出現某種特定行爲時,向其施加令個體討厭的懲罰,令個體對特定行爲與該相應懲罰產生聯系,因而降低個體進行某特定事件的機率。同樣地,通過社會懲罰,便能阻止人們接觸該事件/物件,因而成爲禁忌。

對禁忌的恐懼

在哈利波特中,魔法世界的人對佛地魔的恐懼顯而易見。即使是嚴厲的麥教授(Professor McGonagall),聽到佛地魔的名字也會打寒顫。此外,「佛地魔」三字也設下了咒語,因而令敢於直呼其名的人有生命危險,使這個禁忌的代價變得更大。除了因爲背後可能帶來的生命危險外,禁忌本身到底爲什麽會讓人感到恐懼的呢?人是社會性動物,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Aronson, 1992)。而禁忌背後所帶來的社會懲罰會引致社會譴責,甚至被孤立,以達致社會制約(social conditioning)。在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一切社會行爲都能以演化過程來解釋 (Bolhuis et. al, 2011)。遠在石器時代,我們都是在一個五十至一百人的部落裏生存,因此,我們每天只會接觸一些關係親密的人。直至現代社會,我們依然會認爲獨自生活意味著危險,只有活在群體中才會安全。所以我們會避免任何可能會導致自己被孤立的舉動,選擇融入人群之中。這也解釋了爲什麽我們會忌畏禁忌背後所帶來的社會懲罰,從而對禁忌產生恐懼。

禁忌的作用

佛地魔的名字成爲了魔法世界的禁忌,佛地魔便能輕易通過咒語,追蹤那些敢於直接喊它的名字的人,以擊敗那些敢於對抗它的勇士。由此可見,禁忌的確是一個異常有效的方法去規管行爲,達致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對比其他的社會控制方法,要阻止某個特定行爲,社會制裁(social sanction)始終有一個限度 (Cole et. al, 1998)。然而,對於禁忌本身,即使是有違反禁忌的想法都會被懲罰,而且這些想法所帶來的社會懲罰亦會是自我造成的(self-inflicted) (Fershtman et. al, 2011)。因此,即使僅僅是有違反禁忌的想法,禁忌都能對之進行懲罰。雖然這些自我造成的懲罰看來微不足道,但已經足夠阻止人們去考慮實行違反禁忌的行爲。

此外,禁忌亦是社會身份(social identity)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Fershtman et. al, 2011)。當你選擇了去接受某個社會身份,就代表了你接受這個社會身份背後的禁忌及社會規範。這種想要維持某個社會身份的渴望,便會驅使人們對於自身違反禁忌的想法進行自我懲罰。由此可見,當禁忌被融入成爲一個社會身份的特徵,便能有效規管擁有這個社會身份的人民,使他們自我管制自身的想法及行爲,達致有效的社會控制。

打破禁忌

既然如此,爲什麽古往今來還會有這麽多打破禁忌的人呢?哈利波特出於對佛地魔的憤恨,始終不肯屈服,依然選擇直呼佛地魔的名諱,甚至逐漸感染身邊的友人,開始跟隨他。正如經濟學家 Chaim Fershtman (2011)所言,一個禁忌只有在背離它時有潛在的私人利益才有意義。對於哈利波特而言,他只有在打破這些禁忌,擊敗佛地魔,才能一報殺父殺母之仇。然而,如果一個人沒有先去考慮打破禁忌,打破禁忌背後會帶來的利益對他而言並不明顯。因此,這個「考慮過程」也是一個學習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打破禁忌的私人利益就會顯現出來,人們會觀察他自己的私人利益是否真的能從打破禁忌中實現,以及打破禁忌背後的代價。其後,人們便會決定是否要打破禁忌。然而,基於打破禁忌背後的高昂代價,只有當可能實現的私人利益大於打破禁忌的成本時,人們才會選擇打破禁忌。對於哈利波特,他希望報仇以及擊敗佛地魔的渴望比他對潛在危險的恐懼更强,因而才會選擇打破禁忌。同時,由於禁忌的强度及影響力會被追隨的人的數量所影響,當越來越多人選擇打破禁忌,甚或是考慮打破禁忌時,便會間接地弱化該禁忌。就好比當哈利波特打破禁忌之後,他的行爲以及他對於想要擊敗佛地魔的決心亦逐漸感染身邊的人,令大家開始敢於直呼其名,令這個名字的禁忌變得越來越弱。由此可見,禁忌的力量雖然强大,但並非真的無法瓦解。

有些禁忌的存在目的是有一定保護作用,例如一些具有危險性的行爲,或者會帶來破壞或人命傷亡的舉動。但同時地,有些禁忌的存在目的是爲了一些當權者的私人利益,以及對人們的控制。比如佛地魔爲了維持它至高無上的權利及法力,便利用禁忌控制魔法世界的人民。基於禁忌的性質,人們的思想都會被規管,成爲一種來自自身的社會控制。這些禁忌背後所涉及的真相過於昂貴,而且打破禁忌的代價大得難以承擔,因此我們只能選擇繼續當個麻瓜,等待下一個哈利波特的出現。

References

Aronson, E. (1984). The social animal. New York: W.H. Freeman.

Bolhuis, Johan J, Brown, Gillian R, Richardson, Robert C, & Laland, Kevin N. (2011). Darwin in mi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LoS Biology, 9(7), E1001109.

Britannica, T.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2020, February 28). Tabo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taboo-sociology 

Cole, Harold L, Mailath, George J, & Postlewaite, Andrew. (1992). Social Norms, Savings Behavior, and Growth.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6), 1092-1125.

Fershtman, Chaim, Gneezy, Uri, & Hoffman, Moshe. (2011). Taboos and Identity: Considering the Unthinkable.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 3(2), 139-164.

Skinner, B. F. (1963). Operant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 18(8), 503–515.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