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

學習活在當下 從過去未來中釋放

11 10 月, 2020 in 靜觀

文風@樹洞特約作者

現代人很常將活在當下(Living in the Moment)理解成及時行樂(Carpe Diem)、今朝有酒今朝醉。真正的活在當下卻不只是追求當刻的享樂,而是一個讓人能夠不受擔憂所束縛,不論順境逆境,都能全心地享受當刻的生活態度。它重視的不是外在的物質享受,而是內在的平靜和專注。

活在當下是甚麼?為何我們很難活在當下?

What are you thinking?你在想甚麼?在日常生活,我們的腦海會很自然地充斥住因過去或者未來而起的念頭。我們會擔心之前完成的Project會否得到別人的認同,因已經發生了的事而感到後悔、懊惱;我們又會擔心自己能否買樓、移民,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感到憂慮。現代人的生活充滿煩惱,工作、家庭、健康、社會……哪怕我們正在享用美食、遊山玩水,我們有時都無法制止這些念頭的湧現。在心理學中,這種無法被控制的念頭被稱為「反芻思考」(Rumination),而不健康的反芻思考和焦慮症、抑鬱症等精神健康問題息息相關。現代人的生活就被這些煩惱所困擾住,無法真正地品嚐當下的味道。

活在當下就是要我們從這些擔憂中抽離,將自己的專注力放到當下的一切,盡量讓自己不受念頭的困擾。我們專注的可以是正在進行的活動,可以是外在環境,亦可以是自己的內心。

為甚麼我們要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第一個好處是我們可以真正地享受當下帶來的感覺。我們的經驗會受到我們的想法和狀態所影響。活在當下讓我們可以細致地感受活動甚至是生活,減少對過去的執着或對未來的擔憂能將我們從情緒的捆綁中解脫,體驗不一樣的生命。

可能你會覺得,對過去的懊悔、對未來的憂慮能夠提點你不要重覆犯錯,或者讓你可以為未來做好準備,提升自己的表現。我的一名老師曾經說過,對未來適當的計劃和考慮,是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但過多的憂慮,反而會造成負擔,影響自己的表現。活在當下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並不代表要對過去、未來不聞不問。過去讓我們可以從經驗中學習,未來讓我們可以找到希望及作出準備,活在當下並不要求人放棄對過去的想法或者未來的幻想,而是希望人可以將自己的心神帶回現在,當負面想法出現時,可以稍為從想法抽離,分清楚當下的情況和自己的想像,不再受到這些想法的控制。

活在當下的技巧

都市人要活在當下並非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認識當中的技巧再加以練習。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的覺察力,加強自己感受當下的能力。活在當下講求感受片刻的細節,生活中很多時我們會因為講求效率而忽略了細節。微不足道的細節可以讓我們的經驗變得更加完整,讓我們更加能將自己融入其中。要培養覺察力,我們一方面可以學習感受自己的身體轉變,以自己作為觀察對象,將專注力放在時常被忽略的身體感覺;另一方面我們亦能以外在物件作為觀察對象,例如進行靜觀進食練習,在習以為常的物件中發掘從未發現的細節。有興趣嘗試靜觀的讀者可以瀏覽樹洞香港的「觀息靜觀」「靜觀生活—進食」聲帶,以實踐靜觀來培養覺察力。

我們亦可以訓練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減低負面念頭和反芻思考對我們的影響。單純抑壓負面情緒是不可行的,實踐靜觀讓我們學習到如何以開放、接納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念頭。念頭的出現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但我們捲入負面情緒中,我們便難以自拔,無法在集中在現在。樹洞香港的「情感探索聲帶」專為學習與困難共處而設。透過反覆的練習,我們定能掌控自己的心神,無須再在過去和未來中掙扎。

結語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they call it the Present. 這句對白出自功夫熊貓。簡單直白地帶出了當下的可貴,與其沉迷在對過去或未來的胡思亂想中,不如將自己的心神放到現在,好好感受自己,感受身邊的人和事,放開束縛,真正地活在當下。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