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覺得納悶、度日如年?談「時間感知」、靜觀與精神健康 2

總是覺得納悶、度日如年?談「時間感知」、靜觀與精神健康

2 2 月, 2020 in 心理學, 精神健康, 靜觀

恆真@樹洞特約作者

或許大家都有以下的經驗: 您跟不同的友人外出吃飯,有部分人在點菜後不久 (如五分鐘內) 已經覺得店員遲遲未有跟進傳菜; 而有些人儘管等了十多分鐘,仍覺得還是等了不太久而沒有急不及待地催促店員 [假設他們內在的「涵養」是相同]。到底有甚麼心理機制影響着上述的「耐性」呢? 而這種「耐性」的差異又怎樣影響個人的行為和精神健康呢? 而靜觀又跟這種「耐性」有甚麼關係呢? 這將從「時間感知 (Time Perception)」 講起。

爲何人人時間感知不同?

「時間感知」是指個人對於時間長短及流逝的認知和判斷力,而這種感知是主觀的。舉個簡單的實驗做例子: 您手持一個計時器,閉上雙眼而心裡數三十秒,當你認為時間已到便立刻按一下計時器已中斷計時。毫無疑問,你會發現,你幾乎永遠無法讓計時器出現「00:30:00」的度數,這是因為個人的「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必然存在着差異,這正如人們無法單憑身體任何部位去準確量度溫度。

「純量計時理論 (Scalar Expectancy Theory)」是心理學裡目前最為具體和全面闡釋「時間感知」能力的學說。根據此理論,我們擁有一個不太精確而且節奏不固定的「拍子機」(peacemaker) 和一個「拍子累積器」(accumulator),而「拍子機」不斷產生出的單位 (通常是以「秒」為基本單位) 會傳遞到「拍子累積器」以記錄已流逝時間的長度。

而我們的「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會不斷把「拍子累積器」累積的時間單位與「參照記憶 (reference memory) 」的時間作比較,以確保我們判斷「拍子累積器」的時間是最接近參照記憶的目標時間長度 (target duration)。套用到上述例子,一旦「拍子累積器」儲存足夠三十秒的時間單位,這份量的單位符合參照記憶裡三十秒的長度,我們便會主觀地判斷出三十秒時間已到,從而中斷計時。

然而,還有兩項主要因素會影響上述的時間長度判斷:首先,「拍子機」節奏的快慢易受個人當刻的情緒及外界刺激影響,例如憤怒和其他負面情緒會加快這「拍子機」釋出的時間單位;其次,在連接「拍子機」和 「拍子累積器」的通道中設置了一道閘口 (switch/gate),這道閘口的開關取決於我們當刻投放於「時間」的專注力 (attentional resources) 的多寡,這不難理解,例如當您正在處理其他事務時,由於專注力放到工作上,導致閘口關閉,從而部分由「拍子機」釋出的時間單位最終會流失,無法到達「拍子累積器」,影響了時間的判斷。下圖描述了個人作出時間判斷時涉及的功能和過程。

總是覺得納悶、度日如年?談「時間感知」、靜觀與精神健康 3
總是覺得納悶、度日如年?談「時間感知」、靜觀與精神健康 4

教人度日如年的時間感知

承接上文,個人的時間判斷能力總是會跟「客觀時間」出現落差。然而,過分的落差或許是心理健康問題的指標,其中一個現象是「時間膨脹 (Time Dilation)」- 感覺現實的時間過得極緩慢,彷彿時間停滯了一般。有「時間膨脹」的人會經常有以下的感覺: 「明明我已經等咗好耐,點解仲只係過咗幾分鐘?」從上述理論簡單來說,這是由於他們的「拍子機」的節奏非常急速,當事人內在的時間過得較快,以致對於當事人來說現實的時間過得非常緩慢 (這與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有異曲同工之妙),較易出現「不耐煩」的感覺。

另一角度來說,當事人「高估 (Time Overestimation)」了客觀世界時間流逝的長度。過往有學者指出有「時間膨脹」、「高估時間流逝」的人傾向會出現行為問題,例如病態賭博、酗酒、濫藥及網絡成癮。另一方面,根據時間動機理論 (Temporal Motivation Theory),有「時間膨脹」、「高估時間流逝」的人傾向會變得衝動 (high impulsivity),這與動機行為 (如持之以恆完成某項習作/項目) 是持相反關係。換言之,這類人較容易出現低動機、難提起幹勁的情況,其中一個現象或許是「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註: 「或許」是因為這正正是筆者現時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

靜觀如何影響時間感知?

「靜觀練習(mindfulness meditation)」 是指一種以鍛練靜觀為主要目的之訓練,目的是透過全然覺察的心理狀態,讓我們學習接納當下,無論心中的念頭或喜或悲、思想正面或負面,我們都能以平常心待之。到底靜觀是如何提升我們的心理健康呢? 原來,不少有練習靜觀習慣的人會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Time Acceleration)。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透過靜觀,我們的較多專注力會投放在自身的一切感覺和思想,而非「時間」,根據「純量計時理論」,連線「拍子機」和「拍子累積器」的閘門將傾向會關閉,以致個人內在的「時間」過得比現實世界的慢,從而產生一種「光陰似箭 (Time Acceleration/Time Underestimation)」的主觀感覺。故此,我們會相對變得有耐性、平靜和減少衝動,從而提升我們的心理素質。

總結來說,「時間感知」是我們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以上的內容闡述了近年有關靜觀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大家不妨透過樹洞提供的靜觀練習,持之以恆地「陶冶」這種內心平靜的性情。

參考文獻

  1. Droit-Volet, S., Chaulet, M., Dutheil, F., & Dambrun, M. (2019).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ime judgment and time experience: Importance of the time scale considered (seconds or minutes). PloS one14(10).
  2. Mioni, G., Stablum, F., Prunetti, E., & Grondin, S. (2016). Time perception in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 A comparison between time reproduction and time production task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6, 154-163.
  3.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133(1), 65.
  4. Wittmann, M., & Paulus, M. P. (2016). How the experience of time shapes decision-making. In Neuroeconomics (pp. 133-144).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ForestGuide 諮詢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