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想過成長經歷會如何影響自己今時今日的個性發展。提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的艾力遜(Erik Erikson)在年輕時修讀過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而在成為一位治療師後,艾力遜繼續研究人類的心理發展,並延伸了佛洛伊德的心理性發展理論(psychosexual theory of development),提出了常被人稱為「人生八階」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theory of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甚麼是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人生八階?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建基於心理性發展理論。艾力遜的理論強調三個元素︰生理、心理以及社交的發展。和強調性慾的佛洛伊德不同,艾力遜更重視社會對個人的影響。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並不只討論了童年對心理發展的影響,還提出了人在成年或者晚年的經歷會如何塑造人的個性。在理論的八個階段中,都會出現一個心理社會危機(psychosocial crisis)。這些危機並不單單由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所觸發的,社會因素同樣極為重要。大部分人在理解人生八階時,都會忽略了社會對性格形成的重要。如果人能夠成功面對並解決這些危機,便能夠建立該階段所對應的心理效能(virtue)。在進一步討論理論之前,不如先看看每個階段的危機和心理效能吧!
階段 | 心理社會危機 | 心理效能 |
嬰兒期(0-1歲) | 信任VS不信任 | 希望 |
幼兒期(2-3歲) | 自主VS羞恥及懷疑 | 意志力 |
學前期(4-5歲) | 自發VS罪惡感 | 意義 |
童年期(6-12歲) | 勤奮VS自卑 | 能力感 |
青年期(13-18歲) | 自我認同VS身份混淆 | 忠誠 |
青壯年期(19-25歲) | 親密VS隔離 | 愛 |
中年期(26-65歲) | 生產VS停滯 | 關懷 |
老年期(65歲或以上) | 完整VS絕望 | 智慧 |
在理解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時,我們需要緊記要真正解決危機,人就必須在每個階段中經歷過危機所帶來正面以及負面的心理狀態。以青年期為例,如果青年單純地認同社會所提供的身份,在整個過程中都沒有經歷過批判或者身份混亂,理論上他們並沒有解決青年期的危機。心理學家James Marcia再延伸了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有關身份認同的論述,指出人在建立身份時需要經歷有兩個過程︰危機(crisis)和承諾(commitment)。青年需要主動在危機中尋找不同可能性,再對他們在意識形態或者身份上的選擇作出承諾。危機、承諾,兩大要素,缺一不可。
用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了解人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一個用於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框架。在和人交談時,如果我們有機會了解到他人的成長背景,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可給予我們一個新角度讓去詮釋自己或者他人的性格。和大部分個性心理學的理論一樣,人生八階都可以為很多人類心理特徵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釋。不過,理論只是一個工具,如何去再進一步使用理論所給出的結果或者解說,又是另一門的學問了。
除了被動地了解人的過去和當下的心理特徵外,我們更可以主動了解自己或者所關心的人(如子女)正在經歷的心理社會危機。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讓我們可以掌握成長階段的關鍵,讓我們可以主動地將人生導向至能夠健康發展的方向。
於自己而言,作為青少年,我們可以稍為放開自己,嘗試去接納不同的身份,加以批判,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青少年應該把握機會和青春,積極地尋找生命的可能性,無論是宗教信仰、升學就業、道德價值,年輕人都應該敢於闖入這個混亂的漩渦入面,以體會這些對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經歷。作為成年人,我們可能會輕視了和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性。去到中年,我們可能要開始思考自己在事業上,究竟自己能否找到工作的意義,是否真的是一個有生產力的人。學識人生八階之後的下一步,就是積極審視自己的人生經驗,趁自己仍有能力和機會時接管自己的人生,主動讓自己可以最理想地成長。
於他人而言,我們往往擁有多重身份,可能是子女,可能是父母,可能是伴偶。無論你有甚麼的身份,相信你都會希望關心和愛身邊的人。在了解到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後,我邀請你為你所關心的人出一份力:作為子女的你,你可以和父母一起探索他們的生產力或者人生意義,讓他們過一個完滿的下半生;作為父母的你,你可以和孩子共同面對心理社會危機,為他們帶來一個健康的童年;作為伴偶的你,你可以和另一半在人生路上彼此扶持,讓大家一起享受豐盛的人生。
人一生的成長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最可取之處,在於它沒有止步於童年的成長。哪怕走到晚年,我們到底是選擇稱心如意地回望自己的一生,還是要感到悲觀絕望,都是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一部分。由成長經歷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就是人生八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