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被高標準檢視,私生活被公諸於世彷彿都係基本。有人話紅得就預左要承受壓力,高情商係藝人必修課。但既然Mirror有一次比一次驚喜的影響力,咁佢地承受嘅,就係普通人,至少你和我都無法想像得到的壓力。
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
人類有所謂的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意思係我地對於負面訊息會比較敏感,對正面訊息就好容易習以為常。即使有99個好評,都抵唔上1個負評。
其實任何人遇到壓迫及逼供,即使自尊心有幾強大,心中痛苦都係避不過。名人為維護好自己形象,永遠帶著微笑,加上工作上要代入各個角色嘅情緒,能夠係情緒漩渦中找回自己嘅真正感受已經唔簡單,仲邊有時間心力好好整理自己面對嘅情緒問題?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名人就係所有人嘅投射樣板,承受著所有支持者嘅渴望、內心嘅寂寥空虛、無法達成嘅個人欲求、一整代人嘅責任…甚至是亂世中整個社會民族意識嘅期盼等等。
所以如果Mirror出pool,粉絲就會覺得憤怒、失望,感覺被背叛,因為佢竟然已經專屬於另一個人。
將偶像當成自己嘅財產,渴望能夠支配及控制,何嘗不是反映出我地內心對於自己日常中嘅空虛無力感,所以需要透過遙遠的他者,經由想像方式去滿足及填補?
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提出建立穩定同長久關係嘅祕訣係跟據神奇嘅5:1比例。如果同伴之間嘅積極互動/正向經驗係消極互動/負向經驗嘅五倍,一段關係就更快樂長久。其實同自己相處都一樣,一次負向經驗,需要三倍正向經驗黎抵消;如果負向經驗係來自親近嘅人,就需要五倍或者更多。
請想像自己的一切,一呼一吸,也有被批評、指責及謾罵的風險,往後需要幾千、幾萬倍的正向肯定及欣賞才能夠平衡、修復這些負向經驗的侵蝕。
面對壓力,我地可以訓練心理韌性去適應減壓,當我地有較高嘅心理韌性,面對同一個負面情況時,心理所受到的壓力會比低心理韌性嘅人少,反之亦然。
歸因方式(Attributional Style)
歸因方式(Attributional Style)將人對事件責任歸因傾向分為內、外歸因。
外歸因指某些人傾向將事件解釋為佢地無法控制,自身行為受外界影響,因此容易覺得自己是無能為力,繼而產生諸如憂鬱、焦慮等負向情緒;反之,內歸因者則傾向將事件歸結於個人的努力及投入,相信自己有能力能掌控局勢、解決問題,態度上較為主動積極。
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心理學家Deci及Ryan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認為個體有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
- 勝任感(competence):個體感覺自己在環境中是有效能、有能力的
- 自主感(autonomy):個體感覺自己的行為是出於自主意願與自己的選擇
- 關係感(relatedness):期望和他人維持有意義的連結,並感覺自己身為團體的一份子
若然一個人做的事全因為來自別人的力量,全只是為了別人的期望,那麼幸福感就會受到威脅。換句話說,偶像可能會因為想取悅粉絲,太大壓力,達到他人期望而不知不覺失去自我。
Mirror都係人
當世人只視佢地為完美嘅偶像, 只在乎他們帶來的視覺享受及心靈慰藉,未有留意和關心到脂粉背後的血肉靈魂,大眾有冇關注到佢哋背後嘅努力,佢地所得到嘅反響同佢地自己嘅期望又有幾遠嘅距離呢?
名人擁有比常人更多的壓力和負面思緒,先不論如果他們自己默默忍受能唔能夠承受到,他們願意分享負面情緒比朋友,甚至大眾需要幾大勇氣?
握著眾人賦予嘅巨大影響力,加上前路種種未知,擔心自己所關心嘅人會被自己嘅影響力所影響… 無錯,藝人嘅工作係向公眾提供娛樂,但請勿將偶像過度消費,然後餘下苟延殘喘的落泊魂魄。
「願我的黑令我清醒 而黑中有光 心很清」
希望所有默默承受壓力去成全他人嘅人可以坦然面對,擁抱自己嘅悲傷,接受同照顧有痛覺嘅自己,將痛苦慢慢消化轉為動力同希望,帶住自己同身邊嘅人走下一步。
References
Gottman, J. M., & Rogers, G. M. (2001). The Marriage Clinic: A Scientifically Based Marital Therapy.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15(3), 279–281. https://doi.org/10.1891/0889-8391.15.3.279
Kelley, H. H. (1967). Attribution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In D. Levine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ume 15, pp. 192-23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Rozin, P., & Royzman, E. B. (2001). Negativity Bias, Negativity Dominance, and Contag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5(4), 296–320.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57pspr0504_2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cad=rja&uact=8&ved=2ahUKEwjQ6-GNqNv1AhUyL6YKHQ7tDXAQFnoECAsQAQ&url=https%3A%2F%2Fselfdeterminationtheory.org%2FSDT%2Fdocuments%2F2000_RyanDeci_SDT.pdf&usg=AOvVaw3BIsfvCEqQTHx2ISZCZe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