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vert

外向比內向的人更易成功? 性格誤解 – 為「世界仔」及「邊緣人」平反

7 3 月, 2022 in 性格心理學

Yoyo Lee

大家通常都用外向或內向區分自己,但這個世界不只兩種人,外向和內向並不是二分法,而是一條光譜的關係。大部份人的性格都被發現落在介於外向和內向中間的位置,兩方的特質都各佔一半,這類人被稱為中間/綜向性格 (Ambiversion)。在心理學Big-5 五大性格特質中,外向—內向(Extroversion-Introversion)是人們性格的其中一個面向,由瑞士精神病理學家及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提出。

對外向謬誤的偏見

「你這麼外向健談!說兩句笑話帶動氣氛啦!」

人們對外向者的刻板印象說就是開朗活力健談!其實,外向與健談程度不一定成正比!除了交談,其實有更多讓他們傾向,引起興趣的外界事物,例如各種運動。也有人誤解外向者比內向者面對更少負面情緒。外內向只是性格面向之一,不足以主導其實心理狀態,如自信與自卑。大部分人以為外向者比內向者更自信,才會更”Sociable”。其實自信心並非外向性格自帶的心理狀態,而是從個人成長中透過時間和經驗建立出來的心態,外向性格的確更有助陪養自信心,但自信與自卑與外向內向性格沒有直接關係。

對內向者的偏見

「某某人常不出席聚會,透明人常被人心忽視!不合群的邊緣人遲早被淘汰!」

自古以來人都是群居生活,因此參與群體活動自然被視為是「正常」,脫離群體的就被視為「不正常」。內向(introvert)的人通常避免參加群體活動,都不習慣主動表達,與它人交流少讓人懷疑他們是否語言能力差, 甚至辦事能力弱, 自我中心等等。但其實以上都不是內向者的直接表徵。性格不等於能力,不想參加群體活動是因為獨處時讓他們更有活力,少說話可能只是不願在與人交流方面消耗太多精力,而非語言或辦事能力差。

外向內向的主要區別

精神來源 – 補充精力的方式 (充電)

外向 – 透過參與各種社交活動,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來獲得精力

內向 – 在自己的內在世界思考,整理情緒來獲得精力

刺激反應

外向 – 獨自刺激較少,需要外界事物(各種活動場合)刺激

內向 – 擁有較高的內心活動水平,較易被外部事物刺激影響(如人群喧鬧環境),會感到緊張不安

對深度和寛度的認知

外向 – 重視寛度,傾向於多個廣闊新鮮體驗,想接觸多方面的人和事

內向 – 重視深度,傾向深入了解一件事物和問題, 不想同時接受太多外部信息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內外向程度,可以使用Big-5 大五人格測驗(Big Five Inventory, BFI)來測試

外向及內向的優劣勢

外向者給人感覺總是精力充沛,涉獵的知識,人脈廣泛,常成為團體中的核心人物。在工作中,他們比較積極的尋求機會、對於團隊任務展現熱情、行動力較強,這些特質都對外向者在職場上有不小的幫助,但是外向者也有缺點,有時行動欠缺思考、無意間得罪了別人、或是耗費太多時間參加各種活動,這些是外向者需要克服的困難。

而內向者給人感覺文靜、害羞,他們不熱衷參與社交活動,比較喜歡享受自己的時光,能在許多靜態或動態活動中自得其樂。在工作上,他們較為謹慎,在行動前會再三思考、能靜下心做靜態的工作,這些也都是職場上非常重要的特質。

人的心理十分複雜,因此不是每個行動選擇都能以外向內向性格來詮釋。不論是偏向外向還是內向的人,人際關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從家庭、學校、戀愛關係、到職場,交際能力對一生的影響力都非同少可。

內向者有時會因不夠積極表現自我而吃虧,不擅長交際而錯失機會。因此拓展人際關係、經營人際網絡對於外向或內向的人都同樣很重要!

References

Jung, C. G. (1910). The association method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1(2), 219-269.

Jung, C. G. (1923). On The Relation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To Poetic Art 1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3(3), 213-231.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一個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