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甚麼人會犯罪? 3個犯罪學入門理論 2

爲甚麼人會犯罪? 3個犯罪學入門理論

23 12 月, 2021 in 未分類

hermione

犯罪學(Criminology)在香港算是比較冷門的科目,在學士層面基本上只有香港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有開辦相關課程。犯罪學是屬於社會學的一個分支,是以社會角度去研究犯罪的學科,但同時與心理學、法律、人類學等學科息息相關。犯罪學並非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或法証科學(Forensic Science),而是主要探討犯罪的趨勢(crime wave)、犯罪的原因及影響、如何規管犯罪(crime control)等。那麼,到底人爲什麼會犯罪?

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vs 刀刃作業(edgework)?

關於犯罪的原因,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Becker, 1968) 能解釋一些罪行的發生,尤其在於盜竊罪。在理性選擇理論中,犯罪被認爲是犯罪者的一個理性選擇,是一個成本與效益的計算(cost-benefit calculation)。犯罪者會考慮該犯法行爲帶來的好處,以及行為背後的危機、替代方案等。因此,當人認爲該犯罪行爲會立即帶來益處,以及長遠而言有著最少的危機,人便會產生犯罪動機。此外,在理性選擇理論中,犯罪同時講求「天時地利人和」。因此,當一個有犯罪動機的人在一個人烟稀少、沒有監管的地方遇到一個適合的對象–可能是一個看似柔弱、手無寸鐵的長者,罪行便很大機會發生。由此可見,理性選擇理論提出了犯罪者其實與正常人無異,並非是有著特別的性格,或被社會化一些犯罪信仰或要求犯罪的文化體系 (Cornish & Clarke, 1986; Kubrin et al., 2009)。跟理性選擇不同,一些文化犯罪學家(cultural criminologists)强調人會被犯罪所帶來的感受 — 由害怕(fear)及快樂(pleasure)所混合而成的刺激(thrill)所吸引,而選擇犯罪 (Katz, 1988) 。在刀刃作業 (Lyng, 1990) 中,人有著自願去冒險(voluntary risk taking)的天性,並會從冒險中得到自我理解(self-realisation),達到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及真實性(authenticity)。而在犯罪行爲中,犯罪者會感受到高强度的情緒,因而會有超現實感(hyper-reality),有著比日常生活更真實的體驗,並感到自己與身邊環境或物件合而爲一。違反法律的行爲背後所帶來的危機被視爲挑戰,令違法者享受這種「挑戰法律」的感覺。

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除此以外,破窗理論 (Wilson & Kelling, 1982) 亦提出了犯罪發生的原因。破窗理論强調犯罪的環境,指出如果有一扇窗被打破,附近鄰里的窗戶也很快會被打破,甚至會出現更多不同的罪行,例如偷竊,搶劫等等。由此可見,如果一個環境的秩序已經受到破壞,而且沒有被妥善處理,便容易誘發更多更嚴重的罪行,令該環境的社會秩序變得更差。這個理論其中一個著名的應用是在九十年代初的紐約市。當時的紐約市犯罪率高企,環境差劣,罪案橫生。有見及此,當時的紐約市長 Rudy Giuliani 便引用破窗理論,先由一些輕微罪案例如地鐵逃票等着手,公開地嚴懲逃票的人。隨後,在紐約地鐵內搶劫等的暴力案件減少了76%,紐約市的重大犯罪率亦減少了三分之一,甚至連謀殺率也相應下降。由此可見,一個惡劣的環境同樣會是犯罪的溫床。社會混亂(social disorder)會導致市民相信該社區變得不安全,因此產生恐懼而選擇從社區中脫離。而亦因此,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同時會被削弱,令更多罪行發生,形成惡性循環。社會混亂導致犯罪,而犯罪亦會導致進一步的犯罪及社會混亂(McKee, 2018)。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ies)

緊張理論提出了當人遭遇某些緊張(strain)及壓力源(stressors)的時候,便會選擇犯罪的方式去面對。這些緊張及壓力源包括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例如金錢或地位的目標),失去正面的刺激(例如朋友去世、失去珍貴的財物),或負面刺激的呈現(例如言語和身體虐待)。當人因爲這些經歷而感到悲傷或生氣時,便會依靠犯罪行爲去作爲發泄或報仇的途徑,以逃避或減輕這些緊張及壓力源。例如一個一直被家暴的人可能會選擇殺掉施暴對象,並偷走他的金錢以泄憤及進行報復。此外,緊張可能會促進犯罪的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緊張可能會導致一個人接近其他會強化犯罪行爲、示範犯罪和教導有利於犯罪的信念的人。他們亦可能會與其他罪犯交往以應對他們的緊張 (Cohen, 1955; Cloward & Ohlin, 1960) 。例如,曾被欺凌或受忽視的青年可能會選擇加入幫派以尋求接受(acceptance)和支持。此外,有著某些有利於犯罪的緊張源的人可能會發展出犯罪的動機及信念。例如,經常被虐待的人可能會開始相信暴力是一種合理的,或者至少是可以原諒的應對方式。因而建立犯罪的信念並學習及强化犯罪的行爲。

從心理學看犯罪

那麽,在心理學的角度又是怎樣理解犯罪的動機及行爲的呢?心理學界有一個著名的行為主義(behaviourism)的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講述了觀察式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會促進攻擊性暴力行爲 (Bandura, 1961)。實驗結果發現,觀察過成人的攻擊性行爲的兒童會更傾向模仿他們從成人身上觀察到的暴力行爲。孩子在觀察過程中學習暴力行爲,到達第三間實驗房間時,在第二間房間中經歷的挫折情緒便會通過模仿暴力行爲後獲得舒緩,因而產生有效連結。隨後,當他們再次碰到相似的情境時就會繼續實行從大人身上學習到的攻擊性行爲,因此建立暴力的行為表現。由此可見,暴力及攻擊性的罪行亦有可能是建基於觀察式學習。當人從身邊環境觀察到攻擊性行爲時,便會合理化該行爲,並加以學習及實踐。這亦解釋了一些暴力罪行(violent crime)的成因。

以上都是一些犯罪學入門的理論知識。除了探討一些比較普遍的問題(例如犯罪的定義),犯罪學亦會深入研究不同的罪行,例如組織犯罪(organised crime)、詐騙、貪污等等。如果你對犯罪背後的理論,以及如何規管犯罪行爲有興趣的話,不妨去接觸更多犯罪學的相關資訊!

References

Bandura, Albert. (1965). Influence of models’ reinforcement contingenci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imitative respon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 589-595.

Criminology Theories – Criminal Justice – IResearchNet. Criminal Justice. (n.d.). http://criminal-justice.iresearchnet.com/criminology/theories/#google_vignette.

Cromwell, P., & Olson, J. N. (2004). The reasoning offender: Motives and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Breaking and entering: Burglars on burglary. Belmont, CA: Wadsworth.

Halsey, M. (2008). Narrating the chase: Edgework and young peoples’ experiences of crime. The critical criminology companion, 105-117.

Katz, J. (1988). Seductions of crime: Moral and sensual attractions in doing evil.

McKee, A. J. (2018, December 14). Broken windows theor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broken-windows-theory

Strain Theories. obo. (n.d.). https://www.oxfordbibliographies.com/view/document/obo-9780195396607/obo-9780195396607-0005.xml.

Thompson, A. K. (2017, February 9). Cultural Criminology – Crime as ‘Edgework’. ReviseSociology. https://revisesociology.com/2016/09/20/cultural-criminology-crime-as-edgework/.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