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心理學】 你有一個跟隨你一生的印記嗎? 2

【紋身心理學】 你有一個跟隨你一生的印記嗎?

4 11 月, 2021 in 個人成長

魚仔

近年來,香港的紋身文化日漸成熟,人們漸漸把紋身看成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藝術。有人會選擇紋上簡單而具代表性的圖案或句子去提醒自己,有人會紋上親人或寵物的樣子去悼念他們的離去,亦有人選擇紋上一個代表友誼、情侶、或家人的集體紋身去刻劃一段關係。所以為甚麼人會願意在肉體上刻上一個跟隨一生的印記呢?它又能怎樣幫我們對抗創傷呢?

紋身的演變 

紋身一詞有兩個由來:分別是在波里尼西亞的(“ta”)代表「引人注目」(striking something);及大溪地的(”tatau”) 代表「標記」(to mark something)。最古老的紋身相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前一個名叫 “Ötzi the Iceman” 的木乃伊,學者在他身上的紋身位置發現了有骨軟骨病變的徵狀,估計當時的紋身可能有醫學作用,屬於一種用來減輕痛楚的針刺療法 (Pesapane et al., 2014)。及後,有學者以進化論的角度推算紋身的意義,並分別提出了「人體畫布」(human canvas)「增加賭注」(upping the ante)的理論。前者說明紋身是一種人類文化的表達,亦是一種傳承思想的渠道。古人利用洞穴壁畫來記錄一段個人歷史或故事,但隨著時間的演變,他們漸漸把壁畫轉移到人體上,藉著紋身傳遞故事。而另一種理論則指出紋身是起源於性選擇(sexual selection)。學者相信紋身是一個健康的象徵,有助提升個人吸引力及增加兩性的競爭力,因此這習慣得以遺留下來 (Roggenkam et al., 2017)。由此可見,紋身具豐富的歷史背景。

紋身的意義 

學者 Roggenkam et al. (2017)說明不同年紀或性別的人對紋身都有著不同的行為動機。年青人希望透過紋身來維持一個獨特的自我形象(self-identity),引人注意。他們追求一個與別不同的外表,亦認為紋身是一種時尚的藝術讓他們貼近現時的潮流,從而融入主流群體。此外,紋身亦可作為一個「忍痛」的指標,而這種疼痛亦是其中一個令人享受紋身的原因。 學者指出女性偏向將紋身視為個人裝飾,或表達出獨立的形象;而男性則偏向將紋身視為群體身份的象徵。所以紋身或許會為不同的群體帶來共同性,但與此同時,我們每個人亦賦予紋身獨有的意義。

紋身心理:甚麼人愛紋身?

以前的人對紋身有著一套較負面的思想,認為紋身是一種精神病理學的標誌,精神學家更將紋身描述為暴露狂(exhibitionism)和受虐狂(masochism)的特徵 (Copes & Forsyth, 1993)。他們認為擁有紋身的人是屬於情感不成熟、不能自控、衝動等,更有學者認為這些人有自虐傾向,喜歡以皮肉之苦來表達自己。這些病態化的思想相信亦與當年的文化禁忌有關,令紋身一直被歧視。

但當時亦有一套較適用於現時社會的說法,就是外向及內外型的刺激理論(stimulation theory)。Hans Jürgen Eysenck 及 Sybil Eysenck 早於 1967 提出,一個人的外向性(extraversion)及內向性(introversion)取決於他的皮質層激發(cortical arousal),繼而影響他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內向的人有著較高水平的皮質層激發,所以他們會對外界的刺激更敏感,因此他們會避免過度的刺激。相反,外向的人有著較低水平的皮質層激發,所以他們會刻意去尋求刺激感。利用這套理論,學者指出大多數有紋身的人都是外向的,他們希望通過紋身獲得社會刺激,吸引他人的注意 (Copes & Forsyth, 1993)。 而近年的研究也支持這論點,指出有紋身的人在 Big Five 的測試中擁有較多的外向性特質 (Swami, 2012)。此外,他們還擁有較高的獨特性需求(need for uniqueness )與眾不同的外觀投資(distinctive appearace investment),藉此證明喜愛紋身的人都渴望「顯得不一樣」。

紋身能助你對抗創傷?

Crompton et al. (2020) 談及創傷後的紋身(Tattoos in the wake of trauma),解釋了紋身如何幫創傷者自我療癒,而其中之一就是令他們見證創傷(witnessing the trauma so it will not be forgotten)。很多創傷者在研究中說出,他們需要一些「疤痕」來記下心理的無形創傷(invisible psychological injury)。這些紋身不但給他們一個表達的渠道,更有助他們連繫其他創傷者,釋放內心的孤獨感。而另一個原因是改變及重新控制(transformation and reagining control of one’s body)。創傷者往往會感受到強烈的無力感,而紋身的「痛」正好能令他們重新感受自己,重新控制他們的身體和情感。所以,紋身的過程就像是一個講述人生轉變的故事,而紋身師亦被稱上是「半個心理學家」。

紋身看似是個人形象的追求,但它能賦予你的意義卻比那一個符號、那一句句子還要多。每人的紋身有著他獨有的意義, 所以我們亦不應批評別人的習慣與追求。但當你們選擇紋身前,不妨花點時間想一想,這個一輩子的印記對你來說有甚麼意義呢?

References

Copes, J. H., & Forsyth, C. J. (1993a). The tattoo: A social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odern sociology, 83-89.

Crompton, L., Plotkin Amrami, G., Tsur, N., & Solomon, Z. (2020). Tattoos in the Wake of Trauma: Transforming Personal Stories of Suffering into Public Stories of Coping. Deviant Behavior, 1-14.

Eysenck, H. J., & Eysenck, S. B. (1967). On the unitary nature of extraversion. Acta Psychologica, Amsterdam.

Pesapane, F., Nazzaro, G., Gianotti, R., & Coggi, A. (2014). A short history of tattoo. JAMA dermatology, 150(2), 145-145.

Roggenkamp, H., Nicholls, A., & Pierre, J. M. (2017). Tattoos as a window to the psyche: How talking about skin art can inform psychiatric practice.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7(3), 148–158. https://doi.org/10.5498/wjp.v7.i3.148

Swami, V. (2012). Written on the bod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dults who do and do not obtain a first tattoo.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3(5), 407-412.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