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智商評估的測試,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被後世廣泛應用在篩選進學之士,軍事奇才或社會菁英上,甚至一度成為移民的門檻。對於一個父母而言,能夠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是一種萬般莫及的魅力,可遇不可求。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高智商就像高富帥,只有跪拜,不敢僭越,心裡既是妒忌又是羨慕。站在門薩學會(Mensa)成員面前,也只能埋怨上帝搖骰子為何哪麼不公平。有賴過去百年來傳媒對「智商」的過度渲染,大眾對於智商確是尤其的「鍾情」。說來也是情有可原,俗語:「寧生敗家仔,莫生蠢鈍兒。」哪有家長不希望自己子女成就非凡,鯉躍龍門的。不過,智商的高低,是否就是成就的關鍵呢?
《刻意練習》的作家K. Anders Ericsson 及《異數》的作家Malcolm Timothy Gladwell 都在「智商和成就」發表了廣泛的文章,試圖以科學的實證去理清高智商是否會帶來非凡成就。
馬太效應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馬太福音13章12節
Robert K. Merton 於1968年提出理論,強勢的人優勢會不斷累積,而弱勢的人則會遭到剝削,令微小的優勢差距逐漸演變成極大的差異。
取自《異數》的經典事例,稱之為「早生的優勢」,在加拿大的冰上曲棍球國家隊選手之中,出生在一月至三月的選手比十月至十二月的人多很多。原因並非一月至三月的選手玩冰上曲棍球更有天份或才華,就只是上帝在搖骰子的時候,搖到在一月至三月間出生,為他們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背後的原因是加拿大青年冰球隊的規定是「一刀切」的,即使同一個年齡組別,一月出生的人,可以跟十二月出生的人差接近十一個月的年齡差距。而一月至三月出生的孩子就在這個選秀賽制中佔盡了優勢。他們比同齡小朋友大幾個月,但別小看這幾個月,身型稍稍高大,體格稍稍強壯,心理層面稍稍成熟,眾多的「稍稍」加起來,就已經足夠一至三月組別出生的選手淘汰十至十二月組別出生的選手,而取得青年軍的席位,繼而打青訓累積經驗,最終入選國家隊。
同一理論,試幻想回到小學的一年級班,如果自己當初體格強壯一點,心理成熟一點,又會否被老師賞識多一點?今天的成就又會否高一點?上述的例子之中,智商的角色看似不太重要,那麼智商與成就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詮釋呢?
智商是否成就的關鍵
「智商越高,不等於成就越大。」說對,對不了;說錯,也不全錯。在於短期而言,智商其實飾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因為智商越高的人,在學習能力上便越出眾,這是無庸置疑的,也有眾多的研究背書,在中小學階段非常容易跑出,然後得到多方鼓勵,盡攬各種資源。因此,智商越高的人得到的資源越多,即發展機會也越多。以結果論而言,就是智商高的人,成就真的高。
但上文產生了一個邏輯問題,倘若給予智商水平高和智商水平中等的人同樣的資源,結果會否不一樣?《刻意練習》作者K. Anders Ericsson便嘗試在圍棋界,進行一項長期的追蹤實驗,追蹤不同智商分數的圍棋手,試圖找出資源相同,會否產生不同的結果。最終發現榜上最厲害的棋手,當年智商測試的結果只有中等水平。何以結果與大眾期望有如此大的出入?
K. Anders Ericsson發現智商水平中等的棋手在學習圍棋的初期,確實時有不遞,甚至落後智商高的棋手不少水平。但因為初期的劣勢,智商水平一般的棋手自知水平不足,仍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在長遠而言,那班智商中等的棋手比智商水平高的棋手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練習和糾正錯誤,用時間彌補了初期的落後,也紮下了穩健的基本功,使高智商棋手不易逾越。智商的優勢確實能夠在前期彰顯,對文字、思維、邏輯的敏感度越高,對規則的掌握便越快,選手能夠快速建立信心,但當智商一般的選手都開始掌握規則並加以練習,智商所造成的影響便會隨著時間而消散。
關鍵其實出於練習方法,正確的練習方法,「人造天才」也並非不可能。文章會分成上下兩篇,下篇將會繼續專注解釋K. Anders Ericsson練習法的奧妙之處。
*門薩學會(Mensa),一個以智商為入會標準協會,天才雲集的世界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