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哲學-人性

心理學的界限何在?哲學又如何探討人性的不同面向?

20 3 月, 2019 in 心理學

樹洞徵文計劃
立即報讀《哲學 101》線上課程

上回講到,透過用實證方法來建立具體的方法學,現代心理學慢慢離開了哲學的大家庭,而且在研究人類心靈這方面還有長足進步。(編按:原文標題爲心理學和哲學的恩怨情仇﹙二﹚)

問題是,這樣下來,我們還需要哲學來研究人類心靈嗎?既然實證方法這麼有效,我們是不是就不再需要哲學來研究人的心靈?

事實上,當代哲學還是有心靈哲學這學科。那我們要問的當然是:為甚麼還需要哲學來研究心靈?

實證方法看的必定是公共世界

現代心理學既然用實證方法來研究,那麼我們必定要看看實證方法有甚麼特點。實證講求的是經驗觀察,而且還是不同研究者可以共同做到的觀察。就如研究青蛙的生物學家,他們研究的當然是一些大家都共同觀察到的現象﹙如青蛙的游泳動作﹚,然後一起建立理論去解釋這現象﹙比如:為甚麼青蛙是這樣游而不是那樣游呢?﹚。如果有個科學家,說他正在解釋一個只有他看到而跟青蛙有關的現象,我們就可懷疑他究竟在研究甚麼。而且若果只有他一個人能見到這現象,其他科學家根本無法一同研究,科學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實證研究的研究對象,必然是公共的,是所有人都可以觀察到的。心理學也一樣:心理學家做的,就是研究那些可能大家一同觀察到的心理現象,然後去為此建立理論、提供解釋。

心靈私有的一面

但是,我們的日常經驗好像顯示,人類心靈似乎並非完全公共。我們有一部分好像是只有自己才看到的,根本不能大家一同觀察。

舉例說,你現在試幻想一下炸雞的味道。對,就是這個味道。又或者,你現在試想想見到紅色東西的感覺。對,就是那個紅色的感覺。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會不會其實其他人吃炸雞時,嘗到的味道跟你不一樣?又或者,會不會其他人看到紅色的感覺,其實是我看到綠色的感覺?不過因為整個看顏色的色譜剛好倒轉過來,所以我們才沒有發現其實大家看到同一隻顏色的感覺並不一樣?

再多推一步,大家又有沒有想過,會不會其他人吃東西時,根本沒有你自己吃東西時感受到的「味道」?會不會其實其他人都像是機械人,只是用感光器感光,但沒有任何看到顏色的感覺?

這很不可思議吧。不過想深一點,我們又有甚麼證據,可以證明其他人有我們看到顏色時的感覺,又或者他們看到紅色的感覺跟我們的是一樣?

問題正正在於,每個人就只能感受到自己看到顏色的感覺,但卻不可能感受到別人的。所以我們似乎沒有直接的證據,去說別人看到紅色的感覺跟我是不是一樣,或者其實有沒有所謂看到顏色的感覺。

這些感覺,表面看來,似乎只有自己能感受到,但別人注定不能,這可稱為「心靈的私有領域」。

心靈哲學的研究

因為這些領域初步看來都是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其他不能,所以根本不能用實證方法來研究。不同心理學家,都只能感受到自己的,但卻不能共同觀察同一個感受。這樣就不能用實證方法來研究了。

而當代心靈哲學的很多研究,就是圍繞着這些看來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感覺。它們是甚麼來?跟我們的大腦有甚麼關係?和物理世界又有甚麼關係?是同一個東西嗎?還是一個是因,一個是果?抑或是一些更複雜的關係?

因為實證心理學需要觀察一些公共的現象來研究,所以實證心理學根本研究不了上述問題。這就有哲學研究的空間了:究竟這些表面看來私有的東西,其實是甚麼來?

不過要留意的是,也不是說所有哲學理論都會認為這私有領域確實存在。有一些哲學理論認為根本沒有這些東西。同時,也不是說所有哲學理論都認為這個領域真的是私有,有些理論會認為這領域其實也是公共的。不過不管他們的理由是甚麼,但要得到這個結論,實證方法還是不夠。我們還是只能用哲學的方法,去論證為甚麼其實這些東西不存在,或者只是表面私有,但其實還是公共。所以,哲學在心靈問題上往往有存在的需要。

作者:嚴振邦 @ 好青年荼毒室 – 哲學部授權轉載 原文在此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ForestGuide 諮詢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