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比人,比死人」。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實在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無論是家長眼中「別人的孩子是最好的」,還是「隔離飯香」,比較這二字總和我們形影不離。其實比較是一個正常不過的現象,比較也會提升我們的競爭力,但是為甚麼會「比死人」呢?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比較引申出來的負面效應—妒忌。
人為甚麼會比較?
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了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去解釋為甚麼人類需要比較。社會比較理論是當人在缺乏客觀標準下,利用其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沒法用客觀標準去量度,正如我們很難去量化成功一樣。當我們缺乏客觀的標準時,人便很自然需要以其他人的成就來評價自己到底是否成功。你可能會想我們為甚麼需要比較呢?適量的比較可以推動我們進步。這裏成功的比較不只是與大眾比較,就算你自己有一個成功的標準,比如:開心,你也會在這個不能客觀判斷的標準下與其他人進行比較。而且,在這比較的過程你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確定自己的定位。當你看見其他人的經歷或成就,你也可以自己去判斷到底這些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甚麼是自己比較需要的。探討了我們為甚麼會亦需要比較後,我們可以回到第一條問題:為甚麼會「比死人」呢?
為甚麼會妒忌?
「比死人」的概念是源自於過多的比較。過多的比較除了造成「比死人」的負面影響外,亦可能會變為妒忌。妒忌其中一個最大的成因便是因為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或價值時,便很容易受到身邊所有人影響,會因而進行過多的向上比較,令到自己更加自卑,更加容易因為比較而感到自我價值低落。這個惡性循環亦更容易令人心生嫉妒。從小也聽媽媽說:「XX又考全級第一喇,點解你咁唔爭氣啊」、「YY攞獎學金去外國升學,你攞唔到就唔好去啦」。所以我從來就不是一個有安全感的人,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無論哪一個方面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無力感。小的時候會想為甚麼我比其他人努力,卻從來也不能像他們那樣有成就,為甚麼他們可以那麼輕鬆便得到我渴求的東西?妒忌之情便油然而生,也許多多少少也是缺乏自我價值的認知和單方面去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努力。長大以後便學會了如何去排解這種感覺,不再單一以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也甚少再去妒忌。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我便是靠這句來提醒自己,比較其實是沒有盡頭的。就算比較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適當的比較亦可以讓我增加自我的認知,也要學會那些是有意義的比較。你可以細心思考到底自己想要的是甚麼,再去那個範疇裏選一些你覺得值得欣賞的人去與自己比較,把你欣賞他們的地方學過來,便是有意義的比較,也不用去妒忌了。而一個人總沒有可能知道其他人背後的所有辛勞。也許他們也只是人前風光,背後甚至比你更加努力。也許有些人的先天條件比你優勝,他們也許是含著金鎖匙出生,不過命運也是公平的,也許你也有許多他們渴望的東西,例如:家庭溫暖、歡樂的童年等。那時候我總問自己:你願意與他們呢交換人生嗎?若果不願意,就別妒忌了,好好地看別人到底有甚麼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看看為甚麼其他人能做到而你做不到,再去好好增值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改之」便是比較的奧義。
參考資料: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2): 117–140. doi:10.1177/001872675400700202.
Meyers S (2014). “ 3 Prime Reasons Why People Get Jealous”.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hk/blog/insight-is-2020/201409/3-prime-reasons-why-people-get-jea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