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設計思維規劃人生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2

運用設計思維規劃人生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7 3 月, 2020 in 個人成長

Jo L @ 樹洞特約作者

可能你不會察覺,你的日常選擇其實是基於你想成為怎樣的人,過一個甚麼樣的人生:想體態健美,有足夠的體力去應付工作、享受活躍人生的你,必定會選擇運動,而不是窩在沙發上大啖垃圾食物看電視;想成為關懷社區,為大眾服務的人,你便會熱心參與地區事務,而非自掃門前雪。日復一日,你過去的選擇堆疊成現在的你,而你現在的選擇,則是在描繪將來的你。但你有沒有認真想過,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你?


選擇很重要,但這回讓我們先來談談更大的話題-人生。我們必須承認,人類有無限多的慾望,但我們不是鱉拜,不能全都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能力範圍內,釐清自己的人生觀、工作觀、願景、以及對我們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將非常有助於我們在人生這場遊戲上玩得更暢快淋漓。

全港首個心理科技 App。

MindForest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逐步建立強韌心理、行動力和優質生活。

app
運用設計思維規劃人生 -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3

筆者也是常常迷失在這場人生遊戲的玩家,所以當我看到這本「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時候便急不及待便把它帶回家,希望從中找到些方法,可以讓我更能掌握自己的想法,順利的去做決定,亦能安撫我經常躁動不安的心。

此書的兩位作者為兩位於史丹佛大學任教的教授 Bill Burnett 及Dave Evans,書本未面世前,兩位教授先是向設計系的學生傳授這門課,以產品設計的角度去設計他們的人生,幫助他們找到有意義又能迎合商業社會的道路。後來,這門課推廣到所有史丹佛的學生,更成為最受歡迎的選修課。

好的人生不只有一種


生於香港,想必從小到大都被灌輸努力讀書、考上好學校、入職好公司、與另一半共組家庭、買樓⋯⋯等等的「核心價值」,彷彿要每個人都得照辦煮碗,每項任務打上勾勾才能稱得上為一個好的人生。但是,人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願景,真的只有這一種人生值得我們追求嗎?

套用書裡其中一節關於原型設計(Prototyping) 的說法:產品設計師會做出多於一款,甚至多達數十款的原型去測試產品的可實現性。人生也是同樣道理,很多人執著於自己屬意的Plan A,覺得要是我沒有考上哈佛,人生就完了,我再也不能獲得後續的東西了⋯⋯其實,人生並不是孖寶兄弟般的直線遊戲,也不是每個馬里奧都要以救公主為己任 (況且現在流行的是女皇Elsa,人家還不用你來救呢)。


給自己開放更多的可能性,覺得對經營咖啡店有興趣嗎?找間小店的老闆或員工談談他們的苦與樂;覺得拍影片做YouTuber 讓你歡樂又賺到錢嗎?嘗試去認識一下現在就在這個圈子裡的人,讓自己能夠嚐嚐箇中滋味,體驗一下是否與你的想像吻合,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打造出更能令你接近想像中的人生的原型,一步一步慢慢實現自己想過的生活。

你的工作是否附合人生觀?


作為地球上最愛上班的民族,香港人的每周平均工時高達50小時。不得不承認,大部分的人一生花在工作上的時間,遠遠比你跟你的伴侶,甚至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多。你有否想過自己的工作觀是甚麼呢?這裡說的不是你想做甚麼樣的工作,或是你屬意的職能如何。而是「工作」這項活動對你來說有甚麼意義?除了獲得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金錢外,你想得到的是甚麼?對於筆者來說,工作應該要帶給我完成任務後的滿足感、別人的認同,以及有新的知識可以讓我持續學習。


人生觀則是以更宏觀的角度去俯瞰「人生」整件事。書中有提供一些問題來引導思考,例如:人活在世上,到底為了甚麼?是否有神或更高等的存在可以左右我們的決定?這些問題頗有哲學意味,但不要被嚇怕,也不需要想得太複雜。筆者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就是想起兒時母親的教導:害人之心不可有;要保有同理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幫助他人⋯⋯等等。也可以想想你想成為的樣子應該要具有甚麼特質。


然後,將你寫下的工作觀和人生觀再讀一遍,它們相似嗎?或者是否有些完全相反,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作者提到,很多人感到失落,空洞,或缺乏滿足感的原因,往往是因為人生觀與工作觀存在太多矛盾的地方。


透過反覆思考去了解自己,是設計自己生命的第一步。只要你有能力覺察,你就可以想辦法去決定繼續現有的模式,或是著手改變。


以上提到的只是書裡的其中一些練習。這本書要求讀者的參與度非常之高,全書共有八個練習,每個都需要讀者花時間去思考並紀錄。筆者仍然在細嚼慢嚥,有時也會重看一遍之前做的練習,再加以修改或校正。


其實,人生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好的人生對不同個體而言有不同定義,而每個人於不同的階段遇到的事情,都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從而引伸至不同的需要。和而不同,要尊重別人選擇的活法;亦要足夠了解自己,忠於自己的想法,堅持自己要走的路。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