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療:赴一場與自身潛意識的深度邂逅 2

催眠治療:赴一場與自身潛意識的深度邂逅

12 7 月, 2025 in 個人成長

樹洞香港 TreeholeHK

催眠只需特定口訣?催眠等於任人擺佈?

催眠治療:赴一場與自身潛意識的深度邂逅 3

「一滴、兩滴、三滴。我把他催眠了。」(電視劇《隔世追兇》對白)

催眠治療,這個聽起來帶點神祕的詞語,其實是一種結合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治療方式。它並非像電影或小說中描繪的那樣,讓人完全失去意識、任人擺佈。相反,催眠治療是一種引導患者進入深度放鬆狀態的過程,在這個狀態下,患者可以更專注於內在的聲音與感受,從而更好地探索潛意識中的問題 (Elkins et al., 2015)。

生活中我們都曾體驗過那種全神貫注、渾然忘我的狀態。當你完全沉浸在一本書、一部電影,甚至是一次深度對話中,你的意識會變得非常聚焦,瞬間隔開了外界的喧囂。這種狀態與催眠相似,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上,從而暫時忽略其他無關的信息 (Yapko, 2015)。催眠治療師會通過語言、聲音或其他方法,繪出一幅寧靜的心理風景,引導患者進入這種深度放鬆的狀態,進而踏上治療的旅程。

催眠治療:赴一場與自身潛意識的深度邂逅 4
催眠治療:赴一場與自身潛意識的深度邂逅 5

催眠治療的功效:改善睡眠、舒緩焦慮、戒除壞習慣?

催眠治療的功效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廣泛。根據多項研究,催眠治療能提高睡眠質量、舒緩焦慮、戒除壞習慣等方面都有顯著效果 (Häuser et al., 2016)。例如,對於失眠患者,催眠治療可以幫助他們放鬆身心,減少入睡前的焦慮感,從而提高睡眠質量。這背後的原理是,催眠能夠調節大腦的活動,特別是與情緒和壓力相關的區域,讓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進入休息狀態。如同一雙輕觸額頭的手,撫平失眠者夜幕下的焦躁不安,讓人得以在深深的平靜中融入夢的懷抱。

焦慮,是現代人的常見宿敵。而通過催眠,患者可以學會如何在壓力之中保持冷靜,並重新建立對負面情緒的掌控感。研究顯示,催眠能夠影響大腦的前扣帶回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這是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的區域 (Landry et al., 2017)。換句話說,催眠不僅是一種短期的放鬆方法,更是一種長期改善情緒管理的工具。

至於戒除壞習慣,催眠治療的效果更是值得關注。無論是戒煙、戒酒,還是控制暴食,催眠都可以幫助患者重新設定對這些行為的潛意識反應。例如,催眠治療師會引導患者想象吸煙帶來的不適感,從而減少對煙癮的依賴。這種「重新編程」的過程,正是催眠治療的核心價值所在。

催眠治療可以治療哪些狀況?常見適應症總整理

催眠治療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醫療用途:

  1. 慢性疼痛管理:對於長期受疼痛困擾的患者,催眠治療可以提供有效的緩解。研究表明,催眠可以減輕大腦對疼痛的感知(Häuser et al., 2016)。這是由於催眠能夠影響大腦處理疼痛的網絡,從而改變患者對疼痛的感知。

  2.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催眠治療能夠循序漸進地幫助創傷患者重拾安全感。通過催眠,患者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重新面對創傷,並逐步消化相關的負面情緒。這種方法不僅能減輕症狀,還能增強患者的心理韌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3. 自我效能提升:催眠治療還可以幫助提升自信心和執行力。無論是面對學業、工作還是人際關係的挑戰,催眠都可以幫助患者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對話,並增強面對困難的勇氣。

催眠治療的潛在副作用與風險:你應該知道的事

雖然催眠治療有很多益處,但它並非完全沒有風險。首先,催眠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某些患者可能會感到不適或焦慮。例如,在催眠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想起一些記憶,這些記憶可能帶來短期的情緒波動。因此,選擇一位經驗豐富、值得信賴的治療師至關重要。

其次,催眠治療可能不適合某些心理疾病的患者,如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或邊緣型人格障礙。對於這類患者,催眠可能會加劇症狀,因此治療前必須進行詳細的評估。另外,催眠治療的長期效果仍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患者不應將其視為唯一的治療方式。

赴一場深入靈魂的探索,赴一場催眠治療

催眠治療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深入探索潛意識,化解內在的衝突,並改善生活質量。無論是改善睡眠、舒緩焦慮,還是戒除壞習慣,催眠治療都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心理療癒方式。

如果你對催眠治療感興趣,歡迎參加我們的催眠治療與內在小孩工作坊(名額有限,額滿即止)。在安全和不批判的環境裡,讓我們一起探索潛意識的奧秘,踏上深度探險之旅。

參考資料
Elkins, G. R., Barabasz, A. F., Council, J. R., & Spiegel, D. (2014). Advanc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Revised APA Division 30 Definition of Hypno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63(1), 1–9. https://doi.org/10.1080/00207144.2014.961870
Häuser, W., Hagl, M., Schmierer, A., & Hansen, E. (2016). The efficacy, safety and applications of medical hypn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a-analyses. Deutsches Ärzteblatt International, 113(17), 289-296. https://doi.org/10.3238/arztebl.2016.0289
Landry, M., Lifshitz, M., & Raz, A. (2017). Brain correlates of hypn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tic exploration.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81, 75-98.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7.02.020
Yapko, M. D. (2015). The New Division 30 Definitions Regarding Hypnosis: Is “Concise” Better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57(4), 425–430. https://doi.org/10.1080/00029157.2015.1011490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forestguide coaching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