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創作?淺談創作的意義 2

為何創作?淺談創作的意義

15 11 月, 2021 in 個人成長

Samm

有時候,我們的心聲不能宣之於口,創作能夠把我們念念不忘的表達出來。創作不只可以反映我們所看到的現實,還可以揭示我們所看不到的事情。平日,我們在小說、電影、音樂等媒介上找到思想共鳴,和社會上不同的人連結情感。「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即使是素未謀面的人,我們也可能憑著一首歌產生無形的連繫,默默地分享著共同的理想。不知道你有沒有創作的習慣?不論你的作品能否在現世展示給公眾,它對我們的人生也有著數不盡的意義。在心理學上,創作為何對我們重要?看看本文了解一下!

精神健康

眾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創作能為精神健康帶來益處,例如增加正面情緒,減少壓力、抑鬱和焦慮症狀,甚至加強免疫系統等(Stuckey & Nobel, 2010)。有學者指出一天中參與和創意相關的活動可以提升當天的正向情感,如加強喜悅的感受和樂觀的心態(Conner et al., 2016)。除了讓心情變好,創作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Malchiodi, 2015)。對於比較內斂的人來說,創作是一個不錯的渠道讓他們表達平日蘊藏的心聲。創作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畫畫、寫文章、做陶瓷、作曲等等。不知有沒有一個是你比較有興趣的呢?或許你會覺得創作對你來說難度太高。其實最近坊間也有不少art jamming和手作工作坊,新手不妨在假日試試看。如果想再輕鬆簡單一點,也可以試試製作一本art journal,在紙上隨意塗鴉,紀錄每天的所思所想。如果你比較被動,喜歡感受藝術,例如參觀藝術展和出席音樂會,這也是對精神健康有益的,但心理學家認為積極參與創作始終對我們有更多好處(Bolwerk et al, 2014)。

面對創傷

此外,創作對於治療心理創傷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學者近年推廣的藝術治療(Legg, 2019)。現時有不少藝術治療師專門協助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患者過渡和創傷有關的記憶和情緒。對於患者來說,直接把經歷告訴別人或會過於沉重和艱難。藝術創作是一個較為間接而安全的方法表達自己,讓患者和痛苦的經歷產生距離感,幫助他們覺察想法和感受(Legg, 2019)。近年社會發生過的大小事情令港人面對很多壓力和創傷,例如新冠肺炎肆虐讓我們感到焦慮和憂愁。我們有很多說不出的苦,不懂說、不敢說。或許藝術創作可以給我們發洩的空間,表達出一直以來的難言之隱。或許你未有心理準備把作品展示給其他人,也可能怕面對一些社會壓力,這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就算我們不能透過作品和別人溝通,我們也可以和自己溝通,安頓好自己的心。今天的心情是憤怒,畫點紅色吧!今天的心情是哀傷,畫點黑色吧……創作沒有分對和錯,它可以純粹是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今天我們亂畫一通的筆跡,他日也可能轉化為成長蛻變的動力。

心流

心理學家指出,創作可以把我們帶入心流(Flow),它是一種極為專注和投入的狀態,將精神力完全投放在一個活動上,為我們帶來高度喜悅和滿足感(Csikszentmihalyi, 1990;Brenner, 2019)。早前上映的《靈魂奇遇記》,其中主角阿祖專注彈鋼琴的時候有如進入了化境(Zone),這就是心流的表現。這種表現和靜觀一樣,可以讓我們放鬆心情,讓我們更為覺察自己的體驗。例如,當我們唱歌時,可以專注在自己的嗓音上;當我們畫畫時,可以專注在畫筆的筆觸上。心流和內在動機(Instrinsic Motivation)息息相關(Rheinberg & Engeser, 2018),也就是當我們純然因為興趣或喜好而進行一個活動時,我們更容易進入高度專注的狀態。或許不少人在創作的時候很介意別人的評價,怕別人覺得自己的沒有創意、技藝不精等等,而失去了對創作的興趣。其實我們可以把創作當為成長的一部分,學習接受不完美,欣賞自己的大膽嘗試,並把專注力投放在創作的過程,慢慢感受它本來的樂趣。

社會連結

創作可以讓我們和身邊的人連繫起來,建立社會連結(social bonding)(Bungay, 2018)。不論是展示自己的畫作,還是和別人一起作曲,我們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透過表達對作品的想法,我們可以和不同人交流,促進互相理解。我們可能在同一部電影上找到共鳴,也可能在同一部小說上有不同解析,這些相同或相異點都是我們和他人聯繫的契機。一些作品甚至記錄了時代的回憶、大眾的集體經歷,把一個又一個生命串連起來,讓孤立的人意識到自己是社會共同體。創作不止於作者擱筆的剎那,創作是一個反復循環的過程,觀者對作品的解讀和傳遞,其實也是創作的一部分。就像不同人會看到不同的哈姆雷特,我們可以憑著自己的觀感和想像,補完作者留白的部份,或省略多餘的文字色彩,或讓作品轉化成另一種意識形態……創作是主觀的,我們可以說出作者想說的,也可以說出作者沒有說的。就算一部作品從此在世上消失,只要我們還記得當刻的感受,腦袋還沒有死去,作品就會繼續生存。

一起創作

我們未必是偉大的創作人,但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創作,也可以是偉大之舉。可能創作讓你在無明中發現了自己的領悟,在無意中開解了別人的內心,在無聲中宣告了大眾說不出的訴求……無論你創作的目的是了解自己、感染別人,還是純粹體驗過程,它都有其意義。或許創作是讓我們無力感中找回力量的關鍵。不論是在房間內寫作,還是在大街上高歌,希望你都能夠珍惜當下的感覺。

References

Bolwerk, A., Mack-Andrick, J., Lang, F. R., Dörfler, A., & Maihöfner, C. (2014). How art changes your brain: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visual art production and cognitive art evaluation on functional brain connectivity. PloS one, 9(7), e101035.

Brenner, B. (2019, September 16). Creativity is your secret advantage for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Retrieved from https://nyctherapy.com/therapists-nyc-blog/creativity-is-your-secret-advantage-for-mental-health-and-well-being/ 

Bungay, H. (2018, April 5). How prescription creativity can improve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8-04-prescription-creativity-mental-physical-health.html 

Conner, T. S., DeYoung, C. G., & Silvia, P. J. (2018). Everyday creative activity as a path to flourish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2), 181-189.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Perennial.

Legg, T. J. (2019, August, 12). Healing invisible wounds: Art therapy and PTS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art-therapy-for-ptsd 

Malchiodi, C. (2015, December 31). Creativity as a wellness practi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arts-and-health/201512/creativity-wellness-practice 

Rheinberg, F., & Engeser, S. (2018).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flow. In Motivation and action (pp. 579-622). Springer, Cham.

Stuckey, H. L., & Nobel, J. (2010).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 healing, and public health: A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0(2), 254-263.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ForestGuide 諮詢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