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這樣的經歷嗎?對一件事充滿期待,終日幻想如果事成有多好。無論是追求女(男)神、找份夢想的工作、或是買樓,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經過你不懈而艱辛的努力終於達到了!達成目標的一刻,你感覺到興奮而舒一口氣。可是,達成這些目標過後,沒有如預想般的「Happy ever after」,你對自己說:「原來係咁咋,其實也不外如是。」於是又開始追趕下一個目標,周而復始。
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你絕不孤單。心理學研究( Gilbert 等人,1998;Kahneman 和 Thaler,2006)發現,人們普遍大幅高估任何事情所帶來歡愉的強度或長度,悲傷亦是如是。簡而言之,你夢寐以求的或許不會讓你如登極樂;你最恐懼的也不致讓你置身地獄。為何如此?可能因為這樣帶有演化優勢(Evolutionary Advantage)。任何物種得以昌盛,有賴於蒐集大量資源,尢為食物與異性。如果某物種一次滿足過後,就無慾無求,那競爭力定不如其他物種。同理,如果一次災難就令其物種意志消沉、不思進取,該物種被淘汰也合於常理。值得留意的是,物種昌盛不等於個體快樂,例如豬隻單憑數量而言遠遠超過狗,在演化上達到將物種基因複製再複製的目的。可是問你情願做豬或是狗?相信答案顯然易見吧。人類雖然不悲慘如豬,可是在情緒的理機方面,也常受演化的詛咒,例如難於滿足、終日忙於追趕已成一例。
幸而,人之所以別於其他物種。在於我們有打破命運的能力。看來學習「活在當下」,重視過程而非結果是解決之道。Life is but a journey. 人沒有被告知人生是什麼就被生於世上,可是說人生是個旅途。那凡事就較易明白,在旅途上,就好應找些良伴、享受每刻的風景。
圖源: Caregiver Warrior
Gilbert, D. T., Pinel, E. C., Wilson, T. D., Blumberg, S. J., & Wheatley, T. P. (1998). Immune neglect: a source of durabil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3), 617.
Kahneman, D., & Thaler, R. H. (2006). Anomalies: Utility maximization and experienced ut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 2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