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回到母校進行升學分享,發現不少師弟師妹都對大學的心理學學科有初步的興趣 (或許是讀心理學的人往往給予人們一種能洞察人心、對別人當下的行為及思維瞭如指掌的一種刻板印象)。 而本港近日發生的一連串社會運動,更讓不少人對心理治療相關專業感好奇。 香港樹仁大學開辦的「輔導及心理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簡稱 “輔心”) 是香港唯一結合「心理學」和「輔導學」的四年制大學本科課程。作為過來人,筆者希望此篇文章能幫助即將進行面試或修讀此課程的莘莘學子有更佳的準備,以及三思此課程是否大致符合你的期望。
輔導及心理學是什麼?
首先,如果你抱持着讀心理學能學會「讀心」、識破別人內心思維的心態的話,對不起,你接着的四年將會徹底失望。首先,你要知道上述的刻板印象很大程度是由於電視節目所塑造,而節目製作人未必充分了解心理學這一門社會科學。事實上,你日後或許覺得許多課堂裡接觸的心理學理論非常 “common sense” ,好像是一些根本不用讀也知的事實,例如「小孩在充滿暴力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日後會有較多的行為/情緒問題…」,或者「外貌長得愈吸引 (顏值愈高) 的人,能愈大機會獲得別人的幫助…」之類的理論。當然,與common sense不同的是,心理學家會嘗試為上述兩者關係提出一個「理論化的解釋」(theoretical explanation),以「包裝」這些看似是common sense的知識。當然,當中也有一些較為理論化的知識,例如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 中的「訊息處理模型」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以及腦神經心理學 (neuropsychology) 中有關不同大腦結構運作與人類行為/思考的關係 (有興趣的話建議讀者自行在Google 搜索)。
如果你認為進行心理學研究是一樣很酷的事的話 (而事實上,所有修讀輔心的同學們均需畢業前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一份論文習作 “research project”/ 統整項目 “capstone project”),那我必須提醒你,千萬不要期望你能夠撰寫一篇「技驚四座」的習作。事實上,在任何一門學科的論文中,「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 是不可或缺的。換言之,你的研究方向必須根據現有的研究或理論而作出一些更深入或另一角度的探究,在這「限制」之下,你 (甚至現今的大學學者) 是極難開拓出一個全新的理論或研究領域。 筆者當年大學的論文題目是研究競爭心態與拖延的關係 (我想沒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很驚天動地的研究領域吧)。如果讀者不太明白的話,那麼請你們回想一下中學時你們如何完成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
此外,在撰寫畢業習作的過程當中,你需要花極長的時間瀏覽前人文獻/研究,而絕大部分的文獻/研究都是用英文寫的,所以沒有良好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的話,你將會感到非常吃力。除此之外,從事心理學研究時很大機會需要運用不同的統計學方法以分析你所收集的數據 (如問卷或實驗數據),嚴格地印證你所提出的研究假設是否成立。故此,良好的數學基礎能對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裡想補充一點: 筆者當年HKDSE曾修讀數學延伸單元一 (Calculus & Statistics) ,發覺 “Statistics” 的部分例如 “z-score”, “continuou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和 “confidence interval” 之類的內容對Year 1大學統計學/研究方法學課程有很大幫助。)
接下來的部分便是有關課程的「輔導學」部分。以往有為數不少的面試者在面試期間表示自己想透過課程讓自己學做一位「社工」,從而去輔導或幫助社區裡有問題人士。如果你在面試期間這樣說,你的被取錄率將大減至少一半。
因為 (一) 這個課程不是社會工作 (social work) 課程,修畢者不能成為註冊社工,你這樣說並不是表達你很偉大/有使命感,而是突顯你對兩者專業的分別的無知和事前準備不足
(二) 面試官會這樣想: 既然你想當社工,為何不直接報讀社會工作課程呢? 不就是更簡單經濟又實惠嗎?
如果你真的想當一位輔導員,認為修畢此課程後能日後從事心理輔導相關工作的話 (例如學校或社福機構),恭喜你,這是有可能的。但我必須慎重告訴你,除此課程外,本港其他院校均有開辦輔導學相關的碩士課程,而當中有不少該課程的碩士生本身已經有一項專業資格 (最常見的是教師和社工資格,亦有部分本身是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在眾多輔導學畢業生之中,你到底如何能脫穎而出,獲得僱主的青睞呢? 這是你接下來的四年需要準備的事宜。除了入行競爭外,行內工資亦反映了不少輔導同工的辛酸。 以筆者為例,2017年9月時入職時只得萬三元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合約上我的職稱為「助理學生輔導人員 Assistant School Guidance Personnel」,工作性質完全與輔導無關,例如與學生單獨面談。你可以把我想像成為訓輔導組的教學助理 “Teaching Assistant,TA”。而我的情況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所以只做了一個多月便轉行做大學研究)。較幸運的畢業生初入職時有萬五至萬六元 (還有年年加薪),但筆者也聽聞過有師兄師姐在機構工作三年工資仍然只得萬二元。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在這一行是極為普遍 (詳情請在Google 搜查 “輔導員” 的相關新聞)。
再者,香港向來沒有一套法定註冊機制以認證心理健康相關專業 (包括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遊戲治療師等等),一直以來都只不過是靠業內人士自行成立專業組織,自願接受專業組織監管。在這情況下,社會上有部分人士只修讀一個短期課程 (可以短至10小時),便能自稱自己是心理治療師。在現行制度下,業內人士根本鞭長莫及,無法對他們進行任何法律行動。如何提升大眾對輔導專業的認受程度是未來輔導專業人士的共同任務。
或許懷着滿腔熱誠打算修讀此課程的你會因以上的內容而有所卻步,但我必須告訴你,每一行專業都有他們各自的喜樂與辛酸,而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有意修讀的同學能作出最佳的準備(包括了解課程期望與現實的潛在落差),迎接輔導專業未來存在的種種挑戰及不確定性。如果讀者能先放下「讀完呢個programme搵唔搵到食架?」這些職業導向思維,其實修讀「輔導及心理學」學士也不失為一個充實的學習過程以及個人成長及整合的體會。首先,除了訓練學生思維、解難能力以及對學問持有一種好奇心的態度 (其實所有大學任何一個課程都會),你將會有大量的機會學習一些輔導的溝通技巧 (microskills in counselling),包括了課堂上的角色扮演環節 (role-play) 以及四年級的輔導實習 (internship in counselling)。
在學習輔導技巧/理論時,同學很多時會從導師及同學的意見和回饋當中,留意到自己一些以往毫不察覺的口頭憚或人際關係上的慣性應對方式 (coping skill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而這些說話/應對方式可能便是你個人成長或人際關係發展的絆腳石,從而「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簡單來說,同學能學習對自身的情緒反應和言行有更敏銳的自我察覺 (self-awareness <– 這個字日後你將會聽到不下於100次),從而達至「修己善群」。舉個例子,筆者畢業後曾於大學擔任研究助理,留意到辦公室有個別員工有疑似強迫性的行為 (強迫性是焦慮症的一種),而該員工似乎毫無察覺這是一個「問題」,從而尋找相關專業人士協作處理這些心理困擾,而這些情況甚少於修讀輔心同學的身上發生。
最後,筆者深信此篇文章無法完全解答所有同學心中的疑問。如欲了解讀心理學的出路或其他心理健康相關專業,歡迎大家向大學的教職員了解更多,或者請按此瀏覽另一篇關於修讀心理學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