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小王子—彼得潘綜合症與成長 2

長不大的小王子—彼得潘綜合症與成長

28 8 月, 2020 in 心理學

港大心理

「這個故事以前發生過,以後都會繼續發生。」——這是華特迪士尼於1953年推出的電影《小飛俠》裡的第一句對白。這個看來似是而非的陳述,卻得以在上映三十年後被心理學家所驗證。的確,現實社會中不乏像小飛俠般討厭成人世界並且拒絕成長的人,差別在於這些人沒有大銀幕裡的魔法去停止身體的生理變化(Physical changes)並如故事裡的小飛俠般永遠停留在青年期(Adolescence),結果他們只好拖著發育完成的軀殼背負起進入壯年期(Young adulthood)的責任。

彼得潘綜合症

心理學家Dan Kiley 在1983年所著的《彼得潘症候群:不曾長大的男人》一書中首次提出「彼得潘綜合症」(Peter Pan syndrome)這概念,用以形容那些拒絕成長,心境停留在青年期的男性。患者認為成人世界充滿問題,繼而過份美化並嚮往青年期。這群人的特徵包括:缺乏責任感(Irresponsibility)丶容易焦慮(Anxiety)以及經常感到孤獨(Loneliness)等等。雖然這些現象在男性中更為普遍,但近代學者則認為這概念也可套用在女性身上(University of Granada,2007)。

在替患者進行心理輔導(Counselling)的過程中,Dan Kiley意識到「彼得潘綜合症」雖然並不會對他們構成致命影響,卻會嚴重損害其情感幸福(Emotional well-being)(Kiley,1983,p.34)。以婚姻關係為例,患者甚少肩負家庭責任以及為伴侶提供情緒支援(Dalla, Marchetti, Sechrest, & Whitez,2010),故多數患者的婚姻關係並不美滿,不利其情感幸福。儘管如此,這概念目前尚未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承認為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亦沒有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之中。有趣的是,這心理學概念仍得以廣泛流傳,甚至影響著流行文化。西方影星米高積遜曾公開地說:「心底裏的我是小飛俠」,及後更將其莊園命名為《Neverland》,與電影中的夢幻島同名。無獨有偶,本地作家林奕華也認為大部分人都有過「彼得潘綜合症」,並以此為題創作劇目——《機場無真愛》。

「彼得潘綜合症」的成因目前還是眾說紛紜,但最主流的說法是父母過度保護的教育方式(Overprotective parenting)使子女難以發展出面對成人世界所需的技能(University of Granada,2007)。縱使成因不同,臨床心理學家Groh(1988)察覺絕大多數求助者都會不由自主地在人際關係中尋求保護,故治療此症的有效方法便是要鼓勵患者重新檢視及改善與人相處的方法。當患者建立了足夠的自尊,明白到自己才是最能夠保護自己的人時,療程便大致完成。

社會時鐘與成長

言歸正傳,戲中那隻曾吞下一個鬧鐘以及吃掉虎克船長一隻手的鱷魚每次出場時都會發出鬧鐘般的「滴答滴答」聲,故每當虎克船長聽到「滴答滴答」聲時也會談虎色變。這樣的橋段難免讓人聯想起社會時鐘(Social clock)這心理學概念。它是由社會心理學家Bernice Neugarten在1976年所提出的,指的是社會文化背景以及社會規範(Social norm)會對人們構成無形的壓力,迫使人們趕上在特定年齡滿足特定的社會期望。例如香港學生理應在18歲考上大學,22歲完成學士學位,導致不少人會為應否重考文憑試或是開展休學年而煩惱,擔心會因此而落後於同輩。事實上,不少學者都認同能否跟上社會時鐘會對人們構成心理影響:能夠跟上社會時鐘的人大多會感到被社會接納,不能跟上的則容易感到被排斥,繼而損害其自尊感(Self-esteem)(Neugarten,1979)。然而,人們無可避免會偏離社會時鐘(Helson, Mitchell, & Moane,1984),例如意外懷孕也造就了不少低齡產婦。筆者認為,社會時鐘只是人生旅程的指南,若把它奉若神明—強迫自己在指定時間前完成某些人生目標只會徒添煩惱,並非明智之舉。

無可否認,長大的過程會有很多的社會規範和期望加諸在我們身上,難免會使我們對成長感到厭惡。但仔細一想,成人世界也許沒有「小飛俠們」所想像般可怕,倒是有著不少獨有的快樂:包括能夠經濟獨立丶擁有選舉投票權以及能體驗成家立室的美滿幸福等等。事實上,Groh(1988)發現那些透過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而擺脫「彼得潘綜合症」的患者大多比以往感到更幸福,因為他們終於能夠成熟地背負起成人的身分責任,體驗更豐盛的人生。

談起成長的課題,實在不得不引用願經典文學《小王子》的這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但願各位在成長之際,依舊不失赤子之心。

轉載自 香港大學學生會社會科學學會心理學學會,內容或標題或經過編輯,原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sySocSSSHKUSU/posts/2663611197008506?__tn__=K-R

References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Dalla, R. L., Marchetti, A. M., Sechrest, E. A., & White, J. L. (2010). “All the Men Here Have the Peter Pan Syndrome- They Don’t Want to Grow Up”: Navajo Adolescent Mothers’ Intimate Partner Relationships-A 15-Year Perspectiv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6(7), 743–763.

Groh, L. S., & Lane, B. (1988). Overcoming the Peter Pan Syndrome: Grieving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Pastoral Care, 42(1), 39-44.

Helson, R., Mitchell, V., & Moane, G. (1984). Personality and patterns of adherence and nonadherence to the social cloc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5), 1079–1096.

Kiley, D. (1983). 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 Dodd Mead.

Neugarten, B. L. (1979). Time, age, and the life cycl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6(7), 887–894.

Neugarten, B. L. (1976). Adaptation and the life cycl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16–20.

University of Granada. (2007, May 3). Overprotecting parents can lead children to develop ‘Peter Pan Syndrome’.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anuary 12, 2020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7/05/070501112023.htm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