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孤獨總是揮之不去?—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孤獨的解答 2

為什麼孤獨總是揮之不去?—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孤獨的解答

17 6 月, 2020 in 心理學

虛研@樹洞特約作者

孤獨的相反詞?

有人說,在人類的語言裡孤獨是沒有相反詞的,而人的一生終究也是孤獨的。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對人的存在和人感受的孤獨深有研究。人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對於這個問題,他提出了幾個原因。他認為孤獨是成因包括了文化中的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生命的短暫以及人對於親密關係的恐懼。他定義孤獨為當一個人作出努力去向他人敞開心扉,但得不到對方的理解或是對方拒絕接受。不知道這個定義是否能形容大家經歷過的孤獨感?

不過大家不必絕望,羅哲斯為孤獨提出了一個相反的概念,那就是被人理解的感受。相信大家都嘗試過從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一首歌裡感受到共鳴。在這些例子中,被人理解的感覺能減少我們的孤獨感,因此讓我們感到快樂。當一個人感覺到他人能以同理心去理解自己,自己的想法得到接納,這種「你懂我」的感受正是減少孤獨感的良藥。

在人本心理學提倡的心理治療中,羅哲斯提出了三大理念,富有同理心的理解(empathetic understanding)便是其中一項。羅哲斯認為人本心理治療中提倡的這種富有同理心的理解並不常見。大家不妨停下來反思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聆聽他人說話時是不是大多等待著自己說話的機會,而沒有用心聆聽對方的感受?

孤獨的分類

在人本心理學經典《論人的成長》一書中,羅哲斯提到人的孤獨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個人(individual)與真正的自我不一致,因而產生疏離和孤獨感。人本心理學家認為人與生俱來擁有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需求,當人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便會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實現。他認為外在有條件的積極關注(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是阻礙人向自我實現的目標成長。因為人為了得到他人的有條件的愛和認同,會放棄追求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例如若家長只認同子女優異的學習成績,子女便容易為了得到父母有條件的積極關注,而放棄他們熱愛的藝術。他們因為外在而不能實踐真正的自我,無法和自我溝通,因而產生疏離感。我們不應盲目追求他人的認同埋沒自我,而是應該致力於實現自我。

另一種孤獨是缺乏與他人真正交流的能力,因為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會成為與他人交流的一個障礙。雖然「做自己」這個概念已經是陳腔濫調的心靈雞湯用語,但是接受自我是人本心理學強調的原則。羅哲斯認為如果人不能接受真正的自我,便容易引起心理疾病。當人不能接受真正的自己,便無法與他人進行真正的交流,也難以讓別人認識真正的自我,因而產生孤獨感。如何克服孤獨感,也許應該先從接受自己開始吧。

結語

一輩子這麼長,總會有感到孤獨的時刻。但是生活在這個世界裡,與他人產生連繫,被人接納和理解,都是人皆有之的需求。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嘗試以同理心去理解聆聽他人,探索真正的自我,接受自己並且接受他人真實的樣子,是讓我們開始真正交流的第一步。當我們學會增加與他人真正交流,那麼孤獨感就不會那麼讓人恐懼了吧。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 MindForest 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