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找一個伴,但崩壞的命盤……」你有試過在愛情上像E先生那樣遭遇連環不幸事件嗎?或許你心裡曾有個默默喜歡的人,卻遲遲得不到回應。又或者你想跟他/她說:「Don’t wanna be friends」,正式由朋友發展到戀人關係。等等先,你有想清楚對方是個合適的人嗎?那個令你放不下的他/她,是不是真的適合成為你的伴侶?你們之間有足夠的吸引力走在一起嗎?在本篇,讓我們繼續探究愛情心理學的吸引力法則,認識人與人之間互相吸引成為情侶的因素,解構人生中那些「突如其來的心跳感覺」!
互惠性(Rciprocity)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我們傾向喜歡一些同樣喜歡自己的人、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換(Gouldner, 1960)。根據互惠性(Reciprocity),當我們知道對方欣賞我們,對我們有好感的時侯,我們也傾向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他們(Gouldner, 1960)。Backman & Secord (1959)進行過有關的實驗,發現被實驗員給予正面評價的參加者,比起收到負面評價的參與者,對該實驗員有更多好感。即使是陌生人,只要知道對方喜歡我們,我們多多少少也會回饋類似情感給他們(Aronson & Worchel, 1966)。除了對方如何對待我們,我們認為對方怎樣看我們,也會影響我們喜不喜歡他/她。心理學家認為,當雙方都覺得他們的互動是對等雙向的,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換才得以維持下去(Homans, 1961)。
我們可以用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進一步理解互惠性。我們在一段關係中會衡量自己的付出和所得的稿賞,期望達到平等的交換,可以是物質上或精神上(Emerson, 1976)。如果我們付出的好意被對方同樣回饋,那就是對等的社會交換。當我們受到別人的好意並回饋時,我們期望著對方在未來回饋好意,以及在未來持續的交換。在愛情上,我們有想被滿足的需求,以愛、關懷和照顧等付出作為交換的「禮物」,期望和對方達到互利互惠的關係(Emerson, 1976;Montoya & Insko, 2008)。不一定每次交換都絕對平均,或每段關係都絕對平等,但只要一般關係是雙向帶來益處,付出有回報去滿足各自需要,這般關係就有足夠的互惠性延續下去,並為雙方提供滿足感。當然,每個人的標準不同,有些人可以佛系戀愛,或無條件付出,但前提是當事人也在身心健康的狀態。
若然你在一段關係只是盲目地單方面付出,不斷累積憤怒和失望,去到損耗心靈的地步,你就要多多考慮何時抽身了。就像我們追女神/男神那樣,無論我們請他們食飯、送禮物給他們,都只是得到冷冷的回應或不讀不回,這樣勞心勞力的付出,是不是對我們有益呢?或許我們一開始真的喜歡他們,但後來往往放不下的是付出後沒有回報的不甘。經濟學及心理學上有一個名為沉沒成本的認知偏誤(Sunk Cost Fallacy),指出那些經已付出卻收不回成本的投資往往令人難以抽身(Arkes, 1985)。在感情上,我們期待對方終有一天會回報,一直默默付出著、等待著,覺得退出了就「不值」、「唔抵」。可是我們必須為自己設立一個「止損點」,當一段關係只是持續搾乾我們的心血、精神、時間,那我們就該果斷離開,為自己的健康著想。
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侯,很容易會產生心理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所認為是「對方的優點」投射到對方身上。我們可能會理想化對方,或浪漫化一段關係,而忘記了認清對方真實的為人及關係係本質。我們是喜歡他們,還是我們腦海中的他們?是純然喜歡,還是故意執著?我們要保持理性,為自己想想,這段關係是單向付出,還是雙向互惠。對等的情感交換才能促進一段關係發展下去。
親密感(Intimacy)
親密感也是建立關係的主要因素,當我們夠熟悉和信任對方,就可以有進一步發展。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是提升親密度的重要一環,如分享我們的個人經歷、喜好、價值觀等,甚至秘密(Collins and Miller, 1994)。當我們遇見一個人時,第一印象對於關係的建立是重要的(Berscheid & Regan, 2005),例如我們可能被對方的外貌或態度吸引。若要進一步提升親密度,我們可以透過自我揭露表達自己,也讓對方認識自己。它在心理學上是一種信任及友善的表現,有助增加好感。Collins and Miller (1994)指出,當我們對別人進行自我揭露,或是別人對我們進行自我揭露時,都是可以增加對方對我們的好感。而Sprecher et al. (2012)其後補充,表達自我的一方比起作為聆聽的一方,可引起對方較多的好感。
心理家認為自我揭露可以提升對方對我們的熟悉程度(Familiarity),以及降低對方認知上對我們的不確定性,從而產生好感(Berscheid & Reis, 1998;Berger & Calabrese, 1975),這就如我們上篇所提及的。另外,我們也可以用前幾段提及的社會交換理論去理解自我揭露的作用。相關學者指出,聆聽別人的自我揭露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犒賞,因為它代表了別人對我們一定程度的信任和喜愛,而互相的自我揭露可以促成一種情感交換,也合符關係上的互惠性 (Altman & Taylor, 1973)。不論是未發展還是已發展的愛情關係,自我揭露都是提升兩人之間吸引力的重要因素(Derlega et al., 2009)。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妨和喜歡的人分享生活點滴,表露自己的心聲,讓彼此更熟悉對方。
當然,自我揭露也需要適當的態度和技巧。如果我們一次過向對方分享太多的自己的事,急於拉近距離,這難免會讓感到不適或尷尬。因此,我們也要衡量對方和我們有多熟,而對方願意吸收多少,也要給對方空間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溝通上取得平衡。當我們聆聽對方的自我揭露時,抱持同理心(Empathy)是十分重要,嘗試用對方的角度觀看他的想法,將心比心。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例如適當的肢體表達和發問,都可以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關心。除了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嗜好,如果我們和對方夠熟,其實也可以嘗試在溝通中表達自己對該段關係的反思。或許我們平時習慣只說「我」的事,但說「我們」的事是能進一步提升親密度,因為這代表了我們重視和對方的關係。能做到這一步的並不容易,但這的確可以讓一段關係昇華,確認彼此有足夠的信任向對方展現內心脆弱(Josephs, 2020)。
有些情況是,當我們更熟悉對方,看到他們的缺點時,我們發現自己沒想像中那樣喜歡他/她。雖然我們或許會感到失望,但在關係中接受對方的真實面貌,放下自我滿足的幻想,是對對方和自己的尊重。或許我們會包容對方的缺點,繼續發展關係,又或許我們無法接受對方的觀念,選擇慢慢抽離。無論結果是如何,如果對方當初是基於對我們的信任而剖白自己,那我們也應該尊重這一段關係。不要因為單方面的「幻想破滅」而傷害對方,畢竟他/她也是個曾經相信你的人。
關於愛情
在愛情吸引力的上、下篇,我們認識了吸引力的四個大元素:相似性、鄰近性、互惠性和親密感。關於愛情的研究有很多,如果想更了解戀愛關係,可以看看Dr. Robert Sternberg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喜歡一個人、被一個人吸引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也不是心理學家用三言兩語就可解釋清楚。在關係中,我們都迷惘過、執著過。最重要的還是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在苦痛中懷著善意照顧和接納當下的自己。今天放不下,由它吧。人總會成長的,不必下下怪責自己。最後引用一句歌詞:「若是純屬愛,可有對或錯」。
References
Altman, I., Taylor, D.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Arkes, H. R., & Blumer, C. (1985). 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35(1), 124-140.
Aronson, E., & Worchel, P. (1966). Similarity versus liking as determinants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veness. Psychonomic Science, 5(4), 157-158.
Backman, C. W., & Secord, P. F. (1959).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liking on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Human Relations, 12(4), 379-384.
Berger, C. R., Calabrese, R. J. (1975). Some explorations in initial interaction and beyond: Toward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 99–112.
Berscheid, E., & Reis, H. T. (1998). Attraction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Berscheid, E., Regan, P. (2005).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Collins, N. L., &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
Derlega, V. J., Winstead, B. A., Greene, K. (2009). Self-disclosure and start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In Sprecher, S., Wenzel, A., Harvey, J. (Eds.), Handbook of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pp. 153–174). New York, NY: Taylor & Francis.
Emerson, R. M. (1976).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 335–362.
Gouldner, A. W. (1960).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 preliminary state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61-178.
Homans, G. C. (1961).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 3-6.
Josephs, L. (2020, November 15). Why romantic intimacy requires self-disclosu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between-the-sheets/202011/why-romantic-intimacy-requires-self-disclosure
Montoya, R. M., & Insko, C. A. (2008). Toward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ciprocity of liking effec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8(3), 477-498.
Sprecher, S., Treger, S., & Wondra, J. D. (2013). Effects of self-disclosure role on liking, closeness, and other impressions in get-acquainted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0(4), 49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