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心理學】為甚麼有些人愛看恐怖片? 2

【恐怖心理學】為甚麼有些人愛看恐怖片?

12 7 月, 2021 in 未分類

魚仔

近期有不少恐怖片上映:《詭屋驚恐實錄3》、《無聲絕境2》、《漩渦:恐懼鬥室新遊戲》等等,吸引了不少恐怖片迷購票入場。有些人享受恐怖片帶來的快感,亦有些人明明害怕但還是會繼續追看。究竟為甚麼人愛追求恐懼的感覺,甚至不惜付錢「被嚇」呢?

「恐懼」的重要性

說到恐懼,相信很多人都會避之則吉,盡量遠離那些令我們害怕的東西;但世界上亦有許多人喜歡看恐怖片、玩過山車、挑戰極限運動等,他們往往愛追求恐懼帶來的刺激感。所以恐懼究竟是一種甚麼的感覺呢?其實,恐懼是一種進化而來的自我保護機制,因有助古人逃離危險而得以遺傳下來的情緒。在遠古的時代,當人們受到生命威脅時,恐懼的感覺能刺激人的腦袋去產生戰鬥或逃跑的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即時提升人體內的腎上線素、肌肉能量、專注力等,令我們作出迅速的應變,從而增加生存的機會 (Nummenmaa, 2021)。在心理學進化論以言,這種恐懼能推動我們預早提防危機,避免嚴重的受傷或死亡,所以這種機制能一直保留至今。

恐怖片的特徵 

不知你有沒有察覺,其實恐怖片亦利用了不少手法來增加觀眾的驚嚇程度,令觀眾覺得更刺激、更投入。學者 Mariani 總括了三種特徵,分別是製造懸念(tension)、製造關聯 (relevance for the viewers),以及不現實主義(a sense of unrealism)

恐怖片經常透過不同聲效、畫面去製造懸念,令觀眾一同體驗主角如何逃離恐懼。不單如此,恐怖片通常會包含更豐富的感情色彩,例如畏懼(dread)、驚嚇(fright and shock)、沮喪(dismay)、煎熬(panic and anguish)、血腥(gore)等畫面,增加片中的緊張感。

其次,恐怖片會利用大眾認知的「恐怖」事物來製造關聯,引起共鳴。這可以細分為較大眾化的恐懼(例如黑和死亡)、歷史性的恐懼(例如核戰)、某特定群組的恐懼(例如學校霸淩),以及個人層面上的恐懼(例如社會恐懼)。說起恐怖的事物,不能不提 Masahiro Mori 於 1970 年提出的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理論中提及人最懼怕那種似人非人的生物,因為他們既擁有人的基本特徵,又帶有與別不同的外貌,激起我們最原始對陌生人的恐懼(primordial fear of strangers),因而令我們的好感度突然下降,產生壓惡或反感的情緒。反倒那些完全非人型的生物(例如卡通人物),或一些太接近人型的生物則不能引起那麼強烈的感覺。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何恐怖片經常選用僵屍、小丑等角式,因為他們正正落入了「恐怖谷」的範圍!

恐怖片中的不現實主義有利觀眾產生一種心理上的距離感,令他們不執著於劇情的對與錯。恐怖片通常伴隨一些音樂和特效來增加感情渲染和虛幻的感覺,藉此減少了觀眾理性分析的時間,令他們能更專注於畫面上的觀感。此外,學者 Carroll 早在 1990 年指出恐怖片中的非現實情境能讓觀眾暫時抽離他們熟悉的社會模樣,有助他們去想像如何生活在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的同時,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景讓他們探索未知的恐懼。

恐怖片心理:愈恐怖愈想看?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為何有人會愛看恐怖片,還要一直追看呢?心理學家 Zillmann(1978)提出了刺激遷移理論(exctation transfer theory),指出人在面對不同的刺激時會產生多種情緒,而我們對一種事物的刺激反應會放大我們對另一種事物的刺激感覺。簡單來說,恐怖片中的懸疑和恐懼會引起我們對片中危機的負面情緒,這樣亦會放大我們對最終結果的渴求。所以當這種危機在最後得以瓦解時,那種積累已久的負面感覺會一下子轉化成解脫的感覺,令我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快樂。這樣就能解釋為何看恐怖片會令人愉快。

另一位心理學家 Paul Rozin 提出了良性自虐(benign masochism)的理論,解釋了為何人總是做出令自己難受的事情,包括吃辣、聽失戀音樂、看恐怖片等 (Rozin et al., 2013)。學者解釋這些事情最初的確會令我們感到痛苦和難過,但當我們意識到這些痛苦並不會構成真實危險,我們便會得到額外的滿足感。所以當我們確定了恐怖片中的情節並不真實存在,那種興奮的情緒便會取代恐懼(hedonic reversal),令我們產生動機繼續追看 (Clasen et al., 2020)。

恐懼是與生俱來的感受 ,而每人對恐懼的感覺亦不同。在恐怖片的世界裏,有人認為它單純具娛樂性質,亦有人認為它反映了人性黑暗面,讓人心寒。所以不論是畫面上的驚嚇還是劇情上的反思,我們也有一套對恐怖片的定義和期望,因此不論是喜歡還是害怕,我們也不必為迎合大眾的口味來強迫自己接受恐懼!

References

Carroll, N. (2003). The philosophy of horror: Or, paradoxes of the heart. Routledge.

Clasen, M., Kjeldgaard-Christiansen, J., & Johnson, J. A. (2020). Horror, personality, and threat simulation: A survey on the psychology of scary media. 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 14(3), 213.

Rozin, P., Guillot, L., Fincher, K., Rozin, A., & Tsukayama, E. (2013). Glad to be sad, and other examples of benign masochism.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8(4), 439.

Mariani, L. (n.d). ” Why do we pay to get scared?” The paradoxical lure of horror films. Cinemafocus. http://www.cinemafocus.eu/Studi%20sul%20cinema/Horror%20-%20English.pdf

Mori, M. (1970). The Uncanny Valley (Bukimi No Tani). Energy. 7(4),33-35. 

Nummenmaa, L. (2021). Psychology and neurobiology of horror movies. Nummenmaa Lab.


Zillman, D. (1978). Attribution and misattribution of excitatory reactions’. In: JH Harvey, WI Ickes and RF Kidd (Eds.), New directions in attribution research, Vol. 2. Hillsdale, NJ: Erlbaum.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ForestGuide 諮詢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