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學 (Somatic Psychology) 入門指南 II:如何有效疏理內在情緒? 2

身心學 (Somatic Psychology) 入門指南 II:如何有效疏理內在情緒?

17 4 月, 2025 in 心理學

樹洞香港 TreeholeHK

身心學:身體與情緒的交響曲

習慣性咬緊牙關的人,可能內化了「不許哭」的童年禁令;下意識摳指甲或皮膚的人,可能經常已經被排山倒海的焦慮壓垮;胃部時常抽痛的人,可能習慣獨自「呑下」所有情緒。言語有時無法觸及的深層記憶,往往藏在身體動作中。想了解更多身心學基礎原理和概念,歡迎閱讀上一篇文集「身心學 (Somatic Psychology) 入門指南 I:看透身心的相互交織」。

根據Gross的情緒調節理論(1998),情緒調節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包括我們如何選擇情境、重新評估情境以及如何回應情緒。身心學正是利用了這一理論,通過身體的動作和姿態來影響情緒的體驗和表達。研究顯示,當我們改變身體的姿態時,能夠顯著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Goldin et al., 2008)。例如,保持開放的姿勢(如雙手張開,昂首挺胸)可以讓人感到更自信和掌控局面,而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暗示,這種身體變化還會反過來影響大腦的感知。

身心學 (Somatic Psychology) 入門指南 II:如何有效疏理內在情緒? 3

實用身心學技巧:透過呼吸、姿勢與動作釋放情緒壓力

「你會呼吸嗎?」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有些可笑,但事實上,呼吸方式是我們情緒狀態的最直接反映。當我們感到緊張或焦慮時,呼吸往往變得急促且淺薄,這進一步加劇了身體的壓力感。身心學中的「調息法」正是通過緩慢而深長的呼吸來調節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入門版呼吸練習

  1. 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將注意力聚焦於自己的呼吸。
  2. 慢慢地吸氣,感受空氣進入肺部,逐漸擴展至身體各個部分。
  3. 緩緩地呼出,想像所有的壓力隨著呼氣被排出體外。

這種深呼吸練習不僅幫助我們放鬆身體,還可以有效地減少焦慮和壓力感。研究顯示,深呼吸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而降低心率,使人感到平靜(Beddoe & Murphy, 2004)。我們可以配合身體掃描,將上述的練習延伸。

▍入門版身體掃描練習

  1. 坐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
  2. 專注於身體的感覺,例如腳底與椅子的觸感。
  3. 想像呼吸如海浪般流向緊繃部位(常見如肩膀、太陽穴)。
  4. 若發現某處特別僵硬,輕聲問它:「你需要什麼?」

這項練習源自Hayes(2003)的「接納與承諾療法」,其精妙處在於:當我們停止抗拒身體訊號,情緒反而流動得更順暢。輕聲詢問「你需要什麼?」代表對自己的一種溫柔接納,而非抗拒或壓抑。正視著身體的發現,如直視著自己的內在需求,或許看到的是未曾發覺的情緒徵兆。

將身心學融入生活:建立正向循環,提升整體幸福感

身心學不僅僅是一套理論和技巧,它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我們可以逐步建立一個正向的情緒循環,從而提升整體的幸福感。首先,不妨從每天的早晨開始,花幾分鐘時間,進行一個小小的身體掃描練習: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從腳到頭,逐一感知身體各個部位的感覺,這樣可以幫助你迅速從睡眠狀態中清醒,並為一天的生活做好準備。

此外,當我們面對一些挑戰和壓力時,也可以利用身心學的技巧來應對。例如,在工作中感到緊張時,可以試著進行一段簡短的深呼吸練習,讓自己暫時放鬆下來,然後再重新投入工作。這種短暫的休息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減少工作中的壓力和情緒負擔。

通過這些小小的調整,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逐步融入身心學的理念,從而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模式。


如果你對這些身心學技巧感興趣,想要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的連結,不妨參加我們的《輔導練功室 – 從身體出發》工作坊(不定期舉辦,請聯絡我們獲取更多資訊)。在這裡,你將體驗與自己情緒共處的可能性,容讓一個與自己對話、好好認識自己的空間。

又或你可以留意我們的身心學入門課程(不定期開課,請聯絡我們獲取更多資訊)。這個課程結合了理論與實踐,透過認識自己的身體感覺以處理情緒及內心的糾結,讓你客觀地覺察情緒,以另一角度理解自我的內在情感。

參考資料

  • Beddoe, A. E., & Murphy, S. O. (2004). Does mindfulness decrease stress and foster empathy among nursing students?.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43(7), 305-312.
  • Goldin, P., McRae, K., Ramel, W., & Gross, J. J. (2008). The neural bases of emotion regulation: Reappraisal and suppression of negative emotion. Biological Psychiatry, 63(6), 577–586. 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2007.05.031
  • Gross, J. J. (1998).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3), 271–299. https://doi.org/10.1037/1089-2680.2.3.271
  • Wilson, K., Hayes, S., & Strosahl, K. (2003).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behavior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Google Scholar].

我們的服務

課程

課程

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線上及實體課程,提升自我。

MindForest App

MindForest App

運用心理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成果,助你面對生活的每一刻挑戰。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全面及實證的心理治療及輔導服務,疏導情緒。

社群活動

社群活動

一系列的社群活動,凝聚不甘原地踏步,嚮往結伴成長的你。

企業培訓

全面的人才培訓與發展方案,為你締造長遠的企業發展。

forestguide coaching

ForestGuide 諮詢

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你描繪人生藍圖,找到前進的力量與方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