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幸福?
你覺得自己成功嗎?自己有達到幸福嗎?人人都追求著幸福快樂,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有些人說在三十歲前有車有樓、百萬年薪、做到大公司經理便是成功人士的典範,但有些人即使做到也未必能感受到預期的幸福,或者喜悅感轉瞬即逝,最後變得盲目追求錢財和物質生活。原來在當今社會中,大多數人對於何為成功的人生往往缺乏一套標準,並且被周遭的看法影響,例如名與利,權力,地位等。就像電影「靈魂奇遇記」中的鋼琴手Joe一樣,當他加入知名樂團並完成了夢寐以求的爵士表演後,反而沒有感受到預期中的幸福。有些人就算達到目標,內心仍是空虛的,因為這些目標只是別人叫好的、社會所歡迎的事物而已。
在急功近利的時代,功成名就與幸福之間常常被劃成等號,認為有錢有車就是幸福、人生勝利組。而美國正向心理學創始人Martin Seligman則認為名利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而真正的成就往往是一項終極追求的目標。就像被獲封為聖人的德蘭修女一樣,雖不富有、既沒有權力也沒有地位,但她卻能默默地堅持幫助窮人的信念,以犧牲的精神來幫助受戰亂影響的婦女和小孩,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即使面對著疾病和困難,她仍然堅持用她助人的信念為印度貧困地區作出偉大貢獻、意義非凡。Martin Seligman 曾提出,意義一詞指的是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亦即是一些比自己更重要的東西。德蘭修女能投入她的一生,由年少至年老一直救助和服侍貧困的人,為世人留下一份有價值的記念,締造了成功且有意義的人生。
幸福模型PERMA
幸福模型是一個具體的正向心理學模型,若想要持續的幸福便需要五項不同的元素,包括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際關係(Relationship)、意義(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
第一項元素為正向情緒,一共有十種,喜悅、幽默、興趣,自豪、激勵、感激、寧靜、希望、敬佩與愛。正向情緒的多少與幸福程度成正比。我們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會產生喜悅和滿足感,當以上十種正向情緒出現的頻率愈高,人們能感受到的幸福感都愈強。
第二項幸福元素為投入,當你全身心投入一項活動中,會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並達到心流(Flow),即是忘我的狀態。例如當你與喜愛的人一起遊山玩水時、聊天說笑,並全身心的投入並珍惜雙方相處的時光,便會達到心流的狀態,並從中感受到不同的正向情緒。
第三項幸福元素為人際關係。我們的生活總離不開人,無論是家人,伴侶,朋友,同事,當我們能夠與不同的人都擁有良好的關係,便能帶來不同的正向情緒。例如當人與人在相處時,雙方都能夠主動分享近況,關心對方,交流彼此的想法,那麼每次相處都能獲得喜悅、感激和愛等正向情緒。
第四項幸福元素為意義,在每個人心目中能帶給他意義的事都是不同的,例如有些人認為愛情能帶給他重大的意義,所以每次的戀愛中都是非常投入和用心的,即使在戀愛經驗中傷過痛過仍然勇於追求愛;又例如有些人認為社會或團體意識對他們來說是意義重大的,所以當社會上遇到不公義的事會勇於發聲,即使受到打壓,噤聲,甚至性命受威脅都在所不惜,皆因他們都深信這是值得的。若我們在此生中能夠找出什麼事對我們是有意義的,我們就能進一步投入並深入此議題當中,從中也會感受到喜悅、滿足感、使命感等,也能促使我們獲得最後一個幸福元素—成就。
成就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功成名就,在現今社會中被廣泛認同的意思就是有錢、有權力、有地位等等,而這些可能都是客觀的成就。若我們想獲得持續的幸福感,我們要追求的就是主觀的成就。例如對我而言,若在教授學員上,在每堂都能給予他們一點收穫,為他們帶來對學習的動力和追求,這已經算是一點成就並給予我很大的意義。因此,成就並不是由社會或外界去定義,而是完成了自己想做的、應該做的、甚至比自己更重要的事。
每個人都能幸福
總結而言,我們能透過在生活上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和關心別人,從事一些自己喜愛和有興趣的事達到心流狀態以獲取正面情緒,並在生活中領略和尋找出對自己重要的意義且投入能量、精神來達成屬於你的成就,這樣便能獲得持續的幸福感。幸福感除了能帶給我們持久的快樂之外,也能在亂世、危難當中為我們形成一層保護膜,讓我們在亂世中不致感到慌張、迷失,皆因我們清楚知道自己正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
我們不一定要追求世俗的成功,不用活在別人訂的標準裡,只要過的有意義,對自己而言就是幸福了。如果我們能把成功的定義轉化成幸福,相信更多人能感到成功、社會也會變得更美好。美國著名的新聞從業員Sydney Harris說過:Happiness is a direction, not a place. 祈願各人能夠順利在各自前往幸福的路上前行,沒有終點的,持續感到幸福。
Reference:
Clucas Joan Graff. (1988). Mother Teresa. Chelsea House Publications. New York.
Dweck, Carol Susan. (201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Seligman, Martin. (2006).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Vintage.
Seligman, Martin. (2011).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s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ment. Hachette UK.
Seligman, Martin. (2013). Flourishing: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United States: Simon & Sch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