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抑鬱症? 認識常見情緒病  2

甚麼是抑鬱症? 認識常見情緒病 

28 7 月, 2023 in 心理學, 精神健康

hkuintern

抑鬱症其實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病。根據2022年的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平均大約每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有抑鬱症症狀。抑鬱症的診斷需經過臨床認證,其中常見的方法為根據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DSM-V,以其作診斷(diagnosis)標準。根據DSM-V的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一個人必須在連續兩週內經歷以下五種或以上症狀,而當中至少一種症狀應是 1) 情緒低落(depressed mood)或 2) 失去興趣或樂趣(loss of interest or pleasure)。

1)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 

2)對所有或幾乎所有活動失去興趣,例如以往的嗜好

3)體重明顯下降或上升;食慾不振或突然暴食 

4)失眠(insomnia)或嗜睡(hypersomnia)

5)思維和行動遲緩或比平時激動 (psychomotor retardation or agitation)

6)感到疲累乏力(fatigue)或沒精打采 

7)感到自己毫無價值(feelings of worthlessness),或過度的內疚(excessive guilt) 

8)專注力下降,或日常中優柔寡斷、難以作決策 (indecisiveness)

9)反覆出現死亡、自殺念頭(suicidal ideation);或自殺未遂(suicide attempt)或有具體的自殺計劃

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交活動。假若你覺得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以上的情況,請尋求專業協助。

抑鬱症的種類

抑鬱病雖為情緒病的一種,抑鬱症自身亦有各種類型,包括:1)重度抑鬱症 2)持續性抑鬱障礙 3)季節性情感障礙 4)圍產期抑鬱 5)伴有精神病症狀的抑鬱。重度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為最常見的抑鬱症類別,病人的抑鬱情緒及對事物失去興趣的病徵會較為嚴重,並在至少維持兩星期地影響他們日常生活。持續性抑鬱障礙(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則代表其病徵持續地影響患者超過兩年。若其影響會隨著特定季節的去來而受影響,會被界定為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通常在秋季後期或冬天早期最受影響。有些孕婦媽媽亦會在孕期或產後產生圍產期抑鬱(Perinatal Depression)。而伴有精神病症狀的抑鬱症(Psychotic Depression)是較為嚴重的類別,患者會出現妄想, 即扭曲、虛假的固定信念,以及幻覺,即聽見別人聽或看不到的東西等症狀。 

現時抑鬱症治療 

針對不同程度的症狀,患者會受到不同治療。就大部分的抑鬱症,醫生都會採取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這兩大方向。針對中度至嚴重抑鬱症的藥物主要有三大類,包括抗抑鬱藥TCA(Tricyclic Antidepressant,俗稱舊藥)、 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俗稱新藥)和MAOI(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TCA為最傳統的抗抑鬱藥物之一,但缺點在於其副作用,如心律不正。過量服用可能會致命。SSRI近年有取代TCA的趨向,服用方法較為容易和安全,副作用的程度亦較低,然而SSRI的最大缺點在於較昂貴的藥物費用。而MAOI為最早起的抗抑鬱症藥物,現時並非最一線的治療方法,但針對傳統藥物無反應的患者,MAOI是最常見的代替方案。 

人際關係治療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及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ies)為常見抑鬱症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 Therpahy,簡稱CBT)是最常見且有效治療抑鬱症的方法

心理治療方面,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hy,簡稱CBT)是最常見且有效治療抑鬱症的方法。根據CBT的理論,人在不同情況會因自身理解而作出不同反應,而人的思想會令情緒、行為及生理反應亦會被互相影響。CBT主張情緒病是來自患者的失功能信念(dysfunctional beliefs),即非理性和不符合現實的信念,影響患者的思考、情緒和行為。這些錯誤的信念又稱為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使患者感受到許多強烈的負面情緒。

舉個例子,試想像你經歷了非常疲倦的一天工作,回家後發現家中父母好像不理會你的樣子。如果你倉卒地下定論,覺得是家人對你有意見、不喜歡你,就可能造成抑鬱情緒,甚至引致無益的行為,例如向他們發脾氣,造成惡性循環。相反,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可以理解成是家人沒有空、正忙於處理手上工作。CBT治療師會以認知再結構(cogntivie restructuring)方式,讓患者反思、挑戰及打破他們的失功能信念,從而改善他們的情緒和行為。

而針對頑固性抑鬱症患者,醫生可能會考慮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是一種透過施加電流誘發患者癲癇發作的治療。然而,ECT的爭議性亦較大,其中爭議點包括治療的副作用。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短期的精神錯亂(confusion)、短暫失憶(Amnesia)等。然而,治療效果取與反應決於電流的強度,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需要,適當地調整和監測治療的電流強度和頻率,以達到最佳的治療。 

香港現有的抑鬱症支緩 

有些人會因害怕被標籤或污名化,即使發現相關病徵亦不就醫,然而及時就醫才是最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法。我們並非要過於正面、盲目樂觀地看待病情,而是嘗試以更現實的角度,正視問題的存在並對症下藥。面對抑鬱問題時,尋找親友相討問題、靜觀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那假如我懷疑自己患有抑鬱症,又應該怎麼做呢?在香港,不論是政府或非政府機構也提供各種支援。我們可以到醫管局的普通門診科尋求專業診斷,或是到社會福利署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其中心提供臨床心理服務,更會幫助轉介有需要的個案至醫院管理局接受臨床評估及精神科治療。此外,其他非政府機構,如香港心理衞生會、香港善導會等,亦提供專業診治或輔導服務。 我們樹洞香港也有提供心理治療服務

參考資料

Cuijpers, P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for Adult Depression, Alone an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Treatm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58.7 (2013): 376–385. Web.

Goldman, L. S., Nielsen, N. H., Champion, H. C., & Council on Scientific Affairs,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9). Awarenes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4(9), 569-580.

Hollon, S. D., Thase, M. E., & Markowitz, J. C. (2002).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3(2), 39–77. 

Ma-Li, W., & Licinio, J. (2001). RESEARCH 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TO DEPRESSION. Nature Reviews.Neuroscience, 2(5), 343-51.

Read, J. R., Sharpe, L., Modini, M., & Dear, B. F. (2017). Multimorbidity and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21, 36-4。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d.). Depressio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depression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一個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