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香港心理學服務
TreeholeHK Psychological Service
每一個人,都不盡相同
你的恐懼、你的抱負,我們未必全都能懂。但藉著聆聽,卻能感受-透過同理心,便能使心意相通。
我們的心理學專家只有一個目標:
了解你的價值,助你找到你想要的生活
不一樣的服務哲學
心理服務選擇不少
這是我們獨特之處
選擇,在你手中
心理服務講求雙方性情契合。有時縱有專業資格,也未必能服務全部人。
在樹洞香港,你能在網上觀看服務的模擬片段。讓你感受對方的個人風格,節省寶貴的時間金錢。
全面,不只輔導
有些心理服務能助你減輕壓力。但是,單單沒有困擾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嗎?
在樹洞香港,我們重視建立心志質素,令你能為所相信的抵礪前行。
質素,認真做好
坊間與個人成長相關的服務良莠不齊,偽科學、假學歷隨處可見。
在樹洞香港,全部專家都經過正統心理學培訓;配合嚴格的監察制度,致力維持服務水準。
心理學服務
適合誰?有什麼效果?
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嗎?是否做很多事動不動就放棄,覺得難以堅持?
哲學家尼采說過:“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意指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幾乎可以承受任何境況。這足見意義和方向的重要性:缺乏意義,再少的痛苦都難以承受;找對方向,再大的障礙亦能克服。
心理服務是一個共同探索的過程。我們的專家不會強加人生觀於你,反而會運用心理專業,協助你找到自己的意義並付諸實踐,在這過程當中,你會發現自己漸漸建立更好的心理質素。
人離不開與人接觸、與自己接觸。學習心理學,就是學習理解「人」的學問。
在服務過程,我們的專家將教授和你息息相關的心理學知識,範疇包括建立習慣、適應轉變、個人溝通等等。這些實用知識能助你成為一個更有能力的人,亦是心理學服務其中一個最大價值。
面對某些境況,我們會感到徬徨無助。更甚者,你可能會怪責自己不應有某些情緒反應,因為你遭遇的只是「小事」,反而你的「過度」反應令你更討厭自己。
在心理學角度,情緒沒有對錯之分。再不合理的情緒,在你的世界入面都是真實而重要的 —— 問題是怎樣與這些情緒保持合宜的關係。樹洞香港團隊能運用多種心理學工具,包括靜觀(Mindfulness)、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等等,助你學習接納、管理、善用自己的情緒。
當你學習和情緒相處,你便會比較能接受不能改變的現狀;並能就可以改變的採取行動。
服務團隊
Arnold Lee 李澄熹
我是樹洞香港的心理學服務顧問,心理學服務與所有形式的溝通都不一樣。你可以感受一個沒有階級及高低的關係,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感受自己的經歷、所有負面情緒及感覺。
我希望我可以在樹洞心理學服務讓你可以重新整理自己的經歷,放下繁忙及壓力的包袱;運用我的專業,協助您從傾談中梳理自己的過去,建立新的目標。
- Chinese YMCA CounNet 網上輔導服務創辦人
- 《和孩.同樂》輔導及訓練計劃培訓督導
-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學士一級榮譽學士
服務流程
網上預約
填寫簡單的個人資料和描述你的概況,我們便將為你安排初次會面。
在會面之前,我們的專家將會致電給你,簡單了解一下你的情況,以便做出適當安排。
初步會面
在初次見面時,我們的專家將詳細了解你的需要;並提供一些你能夠立即受用的初步建議。
心理服務講求雙方配合,初次見面時,你能判斷專家的世界觀與服務風格是否適合你。
定期見面
最初次會面之後,你可以和專家共同制定服務細節:包括時間長度和你期望達致的目標。
專家會定期引導你反思自己的價值觀並鼓勵你在生活上作出新嘗試,以達致理想目標。
服務地址
香港觀塘興業街 15-17 號中美中心 B 座 9035 室(觀塘B1出口步行約5分鐘)
可按要求進行網上服務,但為最佳效果我們建議親身會面。
費用
950 HKD 每節(50 分鐘)
- 接受各大信用卡或 PayMe/ FPS 過數
- 首節會面請先於網上預約及付款
- 可於會面一星期之前免費更改時間至一個月內
- 如取消會面,需於一個星期前通知,本公司將收取 $300 行政費用,其餘退款
這點需由你和專家共同制定。但一般而言,心理服務能在 8 - 16 星期起顯著的效果。
我們明白你對服務無了期延長的擔憂。故此在我們服務方案中,會包括服務目標與估計所需時間,一切清晰明確。
其中一部份因素當然是成本——我們要求所有合作夥伴都有正統心理學學術培訓,這點難以和坊間某些服務相比。
另外,我們重視你的時間與目標。如果服務能夠為你帶來長遠的改變,我們相信這些改變的價值是遠超服務的收費。
至於能否做到,你能在初次見面作出判斷——如果你認為會面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你能要求我們就第一次會面作全額退款。
請你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或 致電 31011195 聯絡我們心理學服務顧問 Arnold。
適合。但請注意我們不是每位專家都能處理精神疾病,在某部份情況,我們亦有可能將你轉介至之第三方服務。
不能夠。這個問題就像你報讀了健身室的課程,然後問是否報讀了課程就一定會有健美體態。
服務旨在從專業、科學的角度為你遭遇的問題提供指引,但只有你能採取行動,我們並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
舉個例子,在會面之間我們的專家會要求你採取不同的行動,在生活習慣上作出新嘗試,但最終能採取行動的始終是你自己。如果你打算採取完全被動的角色,把對自己的責任轉嫁於服務提供者,這恐怕未必適合你。
心理學服務之外,這也可能幫助到你
電子書 —— 自我關懷指南 Self-Compassion Guide
在你選用服務之前,可能有各種顧慮,這正常不過。在決定之前,何不多認識一點心理學?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是心理學其中一個研究項目,能用以培養堅毅的心態。無論會否與你見面,我們也深信心理學心能為你帶來一點改變。
本電子書能助你:
- 認識自我關懷,擺脫不盡止的比較
- 如何以自我關懷轉化挫折為成長契機
預約首節免費會面 | 五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