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破壞親關係和自尊!3分鐘認識情緒勒索 2

別再破壞親關係和自尊!3分鐘認識情緒勒索

hkuintern

大家是否都有聽過、甚至經歷過情緒勒索?筆者身邊不少朋友正經歷此困境。

其中一位朋友面對的是來自母親的情緒勒索。這位朋友(下稱A)於小學六年級時發現父親雖然看似很關心家庭,但卻開始酗酒和發展婚外情。作為家庭主婦的母親知道後當然感到沮喪,經常向A訴苦,並指因不想A擁有不完整家庭才不離婚,所以要好好讀書回報母親。A多年來非常孝順。直至朋友A上到大學後,他開始變得經濟獨立,也結交了女朋友,因此萌生了移民的念頭。當母親知道後非常反對,便開始對朋友A說:「你走咗嘅話,到時冇人照顧我,又要對住個衰老豆,阿媽真係唔知點算。」「咁辛苦湊大你,結果淨係理個無血緣關係嘅女朋友,點解我人生咁苦?」

雖則A很想移民,但每日聽到這些說話令他的罪惡感越大。他曾告訴母親他多麼憧憬外國的生活,但母親的反應卻是比平時的大。所以,A都不敢再在母親面前提起移民這話題,而他與女朋友的移民計劃也置於一角了。

別再破壞親關係和自尊!3分鐘認識情緒勒索 3

自我檢查你是否中了情緒勒索的陷阱?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出現在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的書籍《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後而變得普及。她定義這是一種不停重複及具影響力的情緒支配,勒索者會喚起受害者的恐懼(Fear)、責任(Obligation),和罪疚感(Guilt),以威嚇他們如果不能達成勒索者的目標的話,便會被懲罰或拋棄(Forward & Frazier, 1997)。福沃德亦提出情緒勒索牽涉到一個六個步驟的循環:

第一步:要求(Demand)

第二步:抵抗(Resistance)

第三步:壓力(Pressure)

第四步:威脅(Threats)

第五步:服從(Compliance)

第六步:重複(Repetition)

就以剛才朋友A的例子解釋:

母親提出的要求是不要移民,A抵抗母親說他有多麼喜歡到外國生活,母親的反應變得更大,向A施加壓力。其後,母親再間接地威脅A,即是婉轉地表達自己的人生很苦。最後,A敵不過母親的「悲情牌」,選擇了服從母親而放棄移民。由於服從會加強勒索者的威脅,因此許多被害者受情緒勒索後的心理健康會變差,兩者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不完整(Forward & Frazier, 1997)。

勒索者的「牌子」

看完剛才的例子後、又經歷過情緒勒索的你可能會問:「我所遇到的勒索者不是打『悲情牌』,那麼他或她還算是在情緒勒索我嗎?」其實不同勒索者都有自己的途徑和形態去達成情緒勒索。福沃德廣泛地把勒索者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

  1. 施暴者(Punisher)
  2. 自虐者(Self-punisher)
  3. 悲情者(Sufferers)
  4. 欲擒故縱者(Tantalizers)
別再破壞親關係和自尊!3分鐘認識情緒勒索 4

施暴者類型勒索者的威脅形態可謂最明顯。他們會明確地告訴你這訊息:如果你達不到我的要求,你就會有後果。後果可以是任何東西,例如斷絕你的金錢或資源供應,和隔斷情感上的交流。施暴者可再被細分成兩類型:會積極表達的與會消極表達的。積極表達的施暴者可能會從言語中清楚地威脅你,例如:「如果你不幫我完成,我便會向經理打你小報告!」。消極表達的施暴者可能會生你悶氣,當你不存在般。這類型的勒索最會引起受害者的恐懼,從而選擇服從要求。

自虐者類型的勒索者會把威脅轉向自己,威脅受害者如果事情沒有照著自己的計劃進行,自己便會承受後果;例如抑鬱症會重新發作,甚至乎會傷害自己。成為自虐者類型的勒索者通常較需要更多關懷(Needy),為自己生活負責任的這方面亦較遜色。而且,這方面的勒索會掀起受害者的責任感及罪疚感,令受害者認為要負責照顧勒索者的安康(Well-being)。

悲情者類型的勒索者也是會怪責受害者、令他們感到愧疚的類型。悲情者會從不同姿態或行為中表達自己有多痛苦、辛苦、傷心,不幸運等等。他們掀起受害者的罪疚感,並期待受害者洞悉他們的需求,如果達成了的話他們便會過得更好。如果受害者看不穿、摸不透勒索者的要求的話,就會被視為不夠關心勒索者了。

欲擒故縱者會鼓勵受害者達成他們的目的,因完成後可能會得到好的收穫。可是事實上,欲擒故縱者的勒索者並不會應守承諾,反而會要求受害者完成更多的目標才能得到獎勵。慢慢的,受害者會為勒索者做更多東西。

別再破壞親關係和自尊!3分鐘認識情緒勒索 5

情緒勒索是憑空出現的嗎?

剛才提及情緒勒索是在1997年之後才普及,那麼在1997年以前的人都是沒有情緒勒索的嗎?並不是的;所以Karnani 和 Zelman(2019)在研究情侶間的情緒勒索時,分析了情緒勒索與其他相關的互動模式概念和性格特徵有何相似/不同之處。

首先,情緒勒索與情緒支配(Emotional manipulation)這概念的相似之處就是兩者均描繪著反復(Repetitive)和事務性(Transectional)的習慣來達成人際上的目標。情緒支配的本質並非差的,因為只是人類想鞏固生存所需的物質與關係而已,不存在本身是良善或惡毒。反而,Forward 和 Frazier (1997)指出情緒勒索本身就是負面的,因為恐懼、責任及罪疚感會削弱受害者的自尊心(Self-esteem)及自治權(Autonomy)。

第二,是情緒勒索與糾纏關係(Enmeshment)。糾纏關係是指一段親近的關係中擁有以下特點:含糊的人際(Interpersonal)及情感(Emotional)邊界,以及模糊的個性(Individualities)。Hann-Morrison(2012)假設了糾纏關係是紮根於操縱(Manipulation)和控制(Control),加上限制情感的親密程度。透過要求愛與團結的表現來確認對家庭的忠誠。情緒勒索與糾纏關係都會削弱受害者的自主思想及行為,但情緒勒索形容的是某種雙向的溝通模式,而糾纏關係形容的是一種關係特點,並非某種溝通模式。

第三,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是一種為了個人利益,而有意識地操控(Conscious manipulation)及剝削(Exploit)他人的模式。這跟情感支配和精神病態(Psychopathy)相關,但跟糾纏關係卻是成反相關的關係。這個主義亦被視為其中一個廣泛性的性格傾向,當中可包括操控性的溝通(Manipulative communication),亦即是情緒勒索。

第四,「末日四騎士」(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提出的、能預計情侶中離婚和受虐的四個失調(Dysfunctional)的溝通模式。包括:批評(Criticism)、鄙視(Contempt)、防衛(Defensiveness)和拒絕回應(Stonewalling)(Gottman et al., 1995)。而Karnani 和 Zelman(2019)指出情緒勒索和「末日四騎士」都可作形容情侶間反復且負面的溝通,但情緒勒索獨特地可用作形容人際關係(不只是情侶間)的操控。

最後,是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和親密伴侶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情感虐待包括壓逼(Coercion)、騷擾(Harassment)、沉默對待(Silent treatment)、威脅(Threats),與用於控制和支配的懲罰情緒(Punishing moods used for control and domination)(Karnani & Zelman, 2019)。有些學者會說情緒勒索是情感虐待的「變種」(Lammers et al., 2005),有些學者認為情緒勒索與親密伴侶暴力的概念有「中度」接近(O’Campo et al., 2015),有些認為兩者之間是「高度」接近(Karnani & Zelman, 2019)。

由此可見,情緒勒索與其他的心理學概念息息相關。

是愛?是責任?還是……

現在,我們知道情緒勒索者如何運用我們的恐懼、責任,和罪疚感來達成他們的要求。我們亦知道在許多人際關係及場合中會發現許多類似情緒勒索的事件。可是,我們也需要分清楚什麼時候其他人的要求是合理的。例如,如果你過往一個月廢寢忘餐地玩遊戲機,然後你母親要求你把電腦關掉,並威脅要把它轉讓給別人時,她的動機是為了讓你的生活重上正軌,而且你過往的而且確忽略了她的訴求。所以,這便是一個合理的要求。

另外,這是否代表勒索者應受到所有的責備?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人難唱獨板腔」;如果我們也懂得保護自己,分辨清楚何謂愛、可謂應份的責任、可謂過份的要求;為自己立下界線,堅決不被其他人破壞的話,我們就能避免情緒勒索進入自己的生活中。

參考資料:

Forward, S., & Frazier, D. (1997). Emotional blackmail. Bantam.

Gottman, J., Gottman, J. M., & Silver, N. (1995). 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And how you can make yours last. Simon and Schuster.

Karnani, S. R., & Zelman, D. C. (2019). Measurement of emotional blackmail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in Hong Kong. Couple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3), 165–180. https://doi.org/10.1037/cfp0000126

Hann-Morrison, D. (2012). Maternal Enmeshment. SAGE Open, 2(4), 215824401247011.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12470115

Lammers, M., Ritchie, J., & Robertson, N. (2005). Women’s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bus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motional Abuse, 5(1), 29–64. https://doi.org/10.1300/j135v05n01_02


O’Campo, P., Smylie, J., Minh, A., Omand, M., & Cyriac, A. (2015). Conceptualizing acts and be- haviours that comprise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 concept map. Health Expectations, 18, 1968– 1981. http://dx.doi.org/10.1111/hex.12291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一個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