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關係叫 FWB —— 容易沉船嗎? 2

有一種關係叫 FWB —— 容易沉船嗎?

8 7 月, 2021 in 愛情心理學

魚仔

相信 Friends with benefits(FWB)對很多人來說已不是一個新詞語,而這種關係亦被視為其中一種休閒約會(Casual relationship)。FWB 顧名思義指那些「互惠互利的朋友」,是一 種帶有性關係的友誼。他們比起普通朋友多點激情,亦比浪漫愛情少一點責任,因而吸引了不少人願意展開一段 FWB 的關係。但亦有人疑惑究竟這種似有似無的關係是否能維持下去的呢?的確,根據愛情三角理論,FWB 缺少了愛情其中一種重要的元素—— 承諾;若一段關係沒有了共同承擔的責任或對雙方對戀愛的承諾,這段關係便更容易無疾而終。即便如此,為何人們仍選擇開展一段 FWB 的關係呢?

FWB 的七大種類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種關係的特徵。學者 Mongeau et al. 在 2013 年透過分析 FWB 伴侶的社交生活、互動及雙方期望等總括了七個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FWBR)的種類:

  1. 真心朋友(true friends): 最典型的 FWBR,亦被公認為友好及安全的性伴侶。指雙方本來是好朋友,但也會透過偶爾的性生活來維持關係。社會上很多人會形容他們雙方的關係只為真心朋友,但學者亦認為這種現象屬社會期許誤差(social desirability bias),即指受訪者會回答他們認為合乎社會規範或大眾認同的答案以維持正面形象,所以此結果並不完全準確 (Stein et al, 2019)。
  1. 純性伴侶關係(just sex partners):這些人只依賴性需要來維持友好的關係,雙方會則重於關係中的「利益」,而不太重視友情的建立。
  1. 網絡關係主義(network opportunism):這些人介乎於真心朋友和純性伴侶關係中間,他們大多擁有共同的社交圈子,也只會維持有限度的友誼。他們是類似「備胎」的存在,(大多會在酒精影響下)在雙方當晚沒有性伴侶的情況下滿足對方的性需要。
  1. 轉變成功(successful transition in):指雙方自願並成功地由 FWB 轉變成愛情關係。
  1. 不自覺轉變(unintentional transition in):指雙方不自覺地由 FWB 轉變成情侶,他們開始這段關係前並沒有打算成為情侶,屬順水推舟的愛情關係。
  1. 轉變失敗(failed transition in):指其中一方 / 雙方曾嘗試由 FWB 轉變成情人,但因為不同因素以至轉變失敗;即使如此,他們往後亦會維持性互動的關係。 
  1. 從情侶到 FWB(transition out FWBRs):指由一段已完結的愛情關係轉變成 FWBR,並繼續以 FWB 的名義維持性互動的關係。 

到底選擇 FWB 的人抱有甚麼心態呢?

學者 Hughes et al. (2005)發現了人們選擇開展這段「友誼」的五大動機,當中包括:迴避責任(avoidance)、性 (sex)關係簡化(relationship simplicity)、情感連繫(emotional connection)及 渴望 FWBR(wanted FWBR)。

而在其後的一篇研究中,發現不論是以上那一種類型的關係,「性」是最普遍的動機,藉此證明了大部分的 FWBR 都依賴「性」來維持關係;其次就是「情感連繫」,亦指人們渴望從關係中得到一種聯繫感或與別人的親密感覺 (Stein et al., 2019)。學者們解釋,這個結果可能與人們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有關。選擇「性」的人大多以維持性生活來達到即時滿足,屬內在動機的自賞行為。而「 情感連繫」則大多應用於「真心朋友」或有意轉變成愛情的 FWBR 中,他們渴望從對方身上得到更長遠的親密感,屬外在的額外獎賞;因此這些人更容易對 FWB 伴侶產生愛意,更容易「沉船」。由此可見,不同人的動機能反映他們較偏好那類型的 FWBR ,也會影響他們在這段關係的最終發展。

你的戀愛態度怎樣影響 FWB 的關係?

心理學家 John Alan Lee(1977) 提出了愛情色輪模型(The Color Wheel Model of Love),指出愛情和顏色是相似的,除了紅、藍、黃的三原色外,不同顏色的互配可以演變出更多的顏色,亦相似於不同的戀愛模式。其後,Clyde Hendrick 及 Susan Hendrick(1986) 根據此理論緝寫成一套 Love attitudes scale 來研究人們的戀愛態度。其中愛情的「三原型」分別是友伴愛(Storge)、情慾愛(Eros)遊戲愛(Ludus)。

「友伴愛」:是較著重友好關係的戀愛態度,他們會由朋友開始循序漸進,慢慢產生情意,雙方亦較重視一起互相成長的過程。這些人較少依賴「性」的動機展開 FWBR,所以在這類型的「友誼」中,雙方較著重友誼的建立,而性關係則會在較遲的階段開始。

「情慾愛」:是較浪漫的戀愛態度,他們不但渴望伴侶能滿足他們的性慾,亦對關係上的種種相處帶有強烈的感情。這些人會希望 FWBR 能轉變成真實的戀愛,所以若然最後這段關係轉變失敗,他們會選擇放棄整段友誼。

「遊戲愛」:是一種以帶有玩樂心態的戀愛態度,他們不熱衷於雙方的感情建立,不希望過度投放時間和責任,他們往往最享受這種關係帶來的快感。因他們能清楚劃分自己對「性」和「責任」的界限,所以他們不會投入太多個人感情予 FWBR 以至無法抽身,這也能解釋為何他們較容易展開並維持一段長遠和友好的 FWBR。

總結 

此文章主要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 FWB 的各種特徵及行為動機,但一段關係總比科學理論或研究複雜得多,當中亦需要更多的決擇和溝通。若你已展開一段 FWBR,並希望維持一段長遠的關係,你應該與對方好好溝通,確立雙方的期望及定立基本原則,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及傷害。若你正考慮展開一段 FWBR,你也應該衡量自己的能力及需要,思考自己能否接受 FWBR 中的不穩定性,不要因為一時的慾望而衝動行事。沒有一段關係是適合所有人的,但是開始任何關係前,我們也需認真考慮自己所需,避免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決定啊!

References

Hendrick, C. & Hendrick, S. (1986). A 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392-402.

Hughes, Mikayla; Morrison, Kelly; Asada, Kelli Jean K. (2005). What’s love got to do with it?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maintenance rules, love attitudes, and network support on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9(1), 49–66.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570310500034154.

Lee, J. A. (1977). A typology of styles of lov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 173-182. https://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930.5972&rep=rep1&type=pdf

Mongeau, P. A., Knight, K., Williams, J., Eden, J., &  Shaw, C.  (2013). Identifying and Explicating Variation among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50(1), 37–4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2046972/

Stein, J. B., Mongeau, P., Posteher, K., & Veluscek, A. (2019). Netflix and chill?: Exploring and refining differing motivations in 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s.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28(3), 317-327. http://jamesbstein.com/wp-content/uploads/2020/08/Stein-Mongeau-Pohster-and-Veluscek-2019.pdf

在時代活好。我們為有所追尋的你設立一個社群,助你鞏固自身、刺激思考、遇強愈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