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同時渴望親近與恐懼親密?當你與某人拉近距離時,是否會突然感到不安,甚至想要逃離?這種反覆拉扯的情感狀態,很可能屬於「混亂型依戀」(Disorganized Attachment),又稱「恐懼迴避型依戀」。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這種依戀模式的成因,並提供實用的自救方法,幫助你從內在衝突中找到平靜。
1. 混亂型依戀的表象與核心
混亂型依戀的人,往往在親密關係中表現出極度的矛盾與混亂。他們渴望親近,卻又害怕親密;一方面想要依賴,另一方面又想要逃離。這種模式並非有意,而是源於內在的深層恐懼與不安全感。
為什麼他們會混亂?
混亂型依戀的核心在於內在的衝突。他們一方面渴望愛與連結,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傷害或被拋棄。這種模式往往源於童年的嚴重情感創傷,例如虐待或極端的不穩定環境。
2. 混亂型依戀的心理形成
童年創傷的雙重性
根據依戀理論,混亂型依戀的形成往往與嚴重的童年創傷有關。當照顧者既是安全來源,又是威脅來源時,孩子會內化一種矛盾的意象:我需要你,但我也害怕你。這種雙重性最終導致內在的衝突與混亂。
子性格的衝突
混亂型依戀的人,內在往往有「子性格」(Sub-personalities)的衝突。例如,愛與恐懼、依賴與獨立等驅力無法和諧共存,導致內在的拉扯與情感的不穩定性。
3. 如何改善混亂型依戀?
1. 自我覺察 (Awareness)
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通過反思自己的情感模式,理解童年經歷如何影響當前的依戀行為。例如:
- 你是否在親密關係中感到矛盾?
- 當你與某人拉近距離時,是否會突然感到恐懼?
2. 整合內在衝突 (Integration)
整合是混亂型依戀者的關鍵任務。通過識別內在的子性格(如愛、恐懼、憤怒),並將它們融入一個統一的生活目標中,你可以減少內在的衝突。例如,將憤怒的能量轉化為積極的競爭力或自我保護的能力。
3. 建立穩定的支持系統
混亂型依戀者需要一個穩定的支持系統,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這可以是親密關係、朋友、心理諮詢,甚至是一個人生目標。通過逐步建立信任,你可以學會讓愛與恐懼並存。
4. 如何支持混亂型依戀的伴侶?
如果你的伴侶是混亂型依戀者,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供支持:
- 創造安全感: 保持穩定的態度,讓對方知道你不會突然離開。
- 接納矛盾: 理解對方的矛盾情緒,避免強迫他們做出選擇。
- 耐心與理解: 用愛與支持幫助對方逐步建立內在的整合感。
5. 愛的雙重性:恐懼與渴望的並存
混亂型依戀者需要學會接受愛的雙重性:
- 恐懼性: 愛可能帶來傷害與不安。
- 渴望性: 愛也象徵著深刻的連結與支持。通過逐步增加情感交流,混亂型依戀者可以學會讓愛流動,從混亂走向整合。
結語:從混亂到整合
混亂型依戀並非不可改變的模式。通過自我覺察、整合內在衝突與建立穩定的支持系統,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讓愛流動的方式。正視愛的雙面性,承受其可能帶來的不安,並感受其連結性。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助你理解自己或身邊的混亂型依戀者,讓你們在愛中找到新的可能性。
想了解更多心理學知識?訂閱樹洞香港的 YouTube 頻道
心理學是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鍵,一門值得深挖的學科。如果你渴望獲得準確且實用的心理學知識,立即訂閱樹洞香港的 YouTube 頻道。開啟你的心理學探索之旅,點燃超越自己及活得真誠的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