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Cart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親子溝通課程:從枷鎖到療癒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 Journey to Healing

六堂課程,從依附理論及家庭治療核心概念,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親子關係,學習釋放束縛並重建安全依附,使我們傳承下去的不是悲劇而是幸福。

本課程已停止收生

如對本課程有興趣,請加入通訊名單。我們將在有新課程舉辦時以電郵通知你。

姓名
電郵地址

學習目標

作為父母,我們都渴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愛與支持,卻常在管教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重複父母曾經對我們的方式。即便內心告訴自己應該改變,但仍掙扎於失控後的自責與無奈,甚至開始懷疑這是否是唯一可行的選擇。然而,這樣的模式真的為孩子築造了他們需要的安全感嗎? 

改變始於覺察,而療癒需要勇氣。正如家庭治療大師沙維雅所言:「每個父母都帶著未完成的童年課題在養育下一代,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唯有正視自己的童年課題,才能打破*代際束縛,改寫親子關係的模式。

真正的家庭和諧並非避免所有衝突,而是讓衝突背後的情感需求被聆聽與看見,從而找到新的共處方式。唯有父母、照顧者理解自身未被滿足的情感需求如何影響著現在的親子關係;善待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時,才能以更有溫度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締造親密而健康的連結。課程融合依附理論與家庭治療理論,透過實踐練習、深度反思與真摯分享,以療癒自己為起點,引領家庭在信任與支持中邁向真正的和諧。

「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這六堂課是一場探索與療癒的旅程,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帶你解開成長的枷鎖,以更多的慈悲與耐心對待自己與家人,書寫屬於你們全新的家庭篇章。

**代際 (Intergenerational)指的是不同世代或代與代之間的聯繫與影響。

覺察與療癒內在課題,釋放成長的傷痛

在安全環境中理解原生家庭對自身教養方式的影響,學習覺察並接納內在情緒需求,從自我療癒出發,放下過往枷鎖。

建立深度親子連結

掌握情緒覺察與溫和溝通的技巧,學習在親子衝突中看見並回應雙方的情感需求,建立安全而親密的依附關係。

重塑家庭互動模式,打破代際循環

運用依附理論與家庭治療理論,學習以慈悲和耐心重塑家庭互動模式,為下一代營造充滿愛與理解的成長環境,打破代際循環的枷鎖。

  課程對象

  • 適合希望改善親子關係的你
  • 適合探索原生家庭影響並獲得療癒的你
  • 適合希望為下一代營造心理安全環境,讓小朋友能茁壯成長的你
  • 適合從事和小朋友有關的工作的你

課程內容

01

探索依附理論

如何建立安全和親密的依附關係?

  • 理解依附理論的基本概念
  • 認識不同依附類型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 學習如何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
  • 流程:靜觀練習、課程框架介紹、依附類型初探、自我探索、溫柔對話體驗
02

情緒需求的對話

你願意傾聽自己真正的情緒和需要嗎?

  • 認識自我關懷的重要性
  • 學習平衡父母角色與個人需求,避免 Burnout
  • 流程:靜觀練習、同理心練習、認識情緒及背後需要、同理心回應練習
03

自我關懷與平衡

如何既做好父母,又好好愛自己?

  • 認識情緒、辨識情緒背後的需要
  • 學習如何在親子溝通中回應這些需要,加強情感連結
  • 流程:靜觀練習、自我關懷理論、自我關懷體驗、討論
04

家庭結構與邊界調整

清晰的家庭邊界如何建立愛與尊重?

  • 理解家庭結構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 學習調整家庭邊界與階層,提升溝通效能
  • 流程:靜觀練習、結構家庭治療核心理論理論講解、家庭地圖繪製、討論 
05

博域 (Bowen) 理論的應用 

如何以慈悲與耐心重塑自己和家人的連結?

  • 掌握博域 (Bowen)理論的核心概念
  • 學習在親子關係中促進分化與情感獨立
  • 減少三角化衝突
  • 流程:靜觀練習、學員自我分化程度初探、理論講解、個案分享及討論
06

自我調適與理論整合

如何將所學的理論融入親子溝通?

  • 整合前五節理論
  • 學習自我調適技巧,提升親子互動的彈性與效能
  • 流程:靜觀練習、自我調適理論與體驗、綜合案例討論、團體分享

導師簡介

Benny Au

註冊社工

經過多年的學習與個人成長,使我能「抽身」、從家庭治療視角重新審視童年,理解當年父親對我童年的傷害源於他未癒的成長背景,而非單純有意識的選擇。雖然此覺察未抹去我童年的傷痕,卻讓我以慈悲看待他,將痛苦轉化為自我療癒的契機,學會溫柔擁抱那傷痕累累的自己。

這種轉化亦擴闊了我作為學校社工的視角。在曾經接觸的學生中,發現過半學生的困擾(問題)只是家庭關係失衡的呈現。我深信「當家庭是問題的原因時,問題的答案也必然在家庭當中」。當成員能覺察過往與當下的連結,擁抱每一種感受,以慈悲待己及他人,家庭和諧便自然萌芽。

  • 註冊社工
  • 現修讀香港理工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課程 
  • 香港樹仁大學及香港伍倫貢學院社工實習督導
  • 情緒導向治療學院 (亞洲) 情緒導向 (個人) A階及B階認證課程證書
  • 香港身心創傷療癒中心 創傷治療基礎證書
  • Mettā Wellness 認證尼泊爾頌缽音頻療癒師
  • 香港專業培訓學會 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 (2020-2022)

日期費用

上課地點

Dream Impact (Dream Room)
九龍荔枝角長沙灣道760號4樓C室

香港紗廠工業大廈5期


日期時間

2025年11月6,13,20,27日,12月4,11日 – 逢星期四 7:30pm – 9:30pm

常見問題 FAQ

我沒有子女,報讀這課程對我有意義嗎?

即使你目前沒有子女,這課程也能幫助你探索童年經驗如何形塑自我,學會以溫柔同理對待自己,你不僅能建立更健康的自我關係,更為將來的人生階段做好準備,避免重複不健康的互動模式。對於準父母,這是為未來家庭奠定愛與信任的準備;對助人專業人士,則提供新視角,提升輔導技巧。

多年來我以學習過很多專家舉辦的育兒課程,一直都沒有效果。我為什麼要再報讀這個課程?

過往的育兒課程可能聚焦於提供通用的技巧或方法,但我們的課程更注重父母自身的內在轉變。真正的改變始於了解自己——透過探索原生家庭的影響,認識自身的情緒與需求,你將重新審視與孩子的關係核心。課程以依附理論和家庭治療為基礎,結合實踐練習和反思,幫助父母以個人化的方式找到解決家庭挑戰的方法。不僅僅是解決短期問題,更是帶來長遠的親子和諧。

我應邀請伴侶一同參加課程嗎?

我們相信一對經歷治癒的伴侶能為家庭營造更安全、充滿愛的氛圍,讓孩子在關愛中健康成長。因此我們非常鼓勵伴侶二人一起報讀。為了有更完整的學習體驗,建議父母來參與課程時,先安排子女有合適的照顧,暫時放下作為父、母的責任,讓我們能夠好好與我們的內在小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