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Cart

購物車內無任何商品

 習慣與動力實踐學

The Science of Habit and Motivation

我們都追求不平凡的成就,卻永遠停留於構思階段,不會行動,抱怨沒機會,放大無力感。四堂課程體驗何謂高效行動,找到自我提升行動力的方式,將想法實現,將潛能變成實力。

     學習目標

人生最可悲的事情,莫過於胸懷大志,卻又虛度光陰。這是因為世上90%的人都只會將理想停留於構思階段,不會行動,然後抱怨沒有機會,重蹈覆轍。最後看著身邊同輩一步步變得成功,自己卻原地踏步。

習慣其實是身分認同轉變的過程,要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方法就是改變日常。讓我們以《原子習慣》一書作為藍本,重新審視並主導自己的生活。從心理學角度探討人性行為動機及習慣機制,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系統和策略。

這8小時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必定是嘗試高效行動的開始。四堂教你擺脫消極思想,解決內心的拖延和藉口,治好害怕失敗的心。最重要是找到自我提升並維持行動力的一套生活方程式,從此輕鬆建立任何習慣,將自己的潛能變成一輩子的實力,成為「想得出,做得到」的人。

養成有建設性的習慣

由神經科學、行為學的角度了解日常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由行為演變為習慣的機制。反思舊有習慣背後的真正渴求,朝著各大小目標,重新建立或改進適合自己的習慣,使其更有效果和意義,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

不靠自律令習慣成自然

謝絕半途而廢,學習如何主導自己的生活流程、環境及社交生活,做到不依賴意志力之下脫離舊惡習、投入新習慣。你更會學習到如何持續地獎賞理想行為,並有規律地審視自身生活,不讓習慣變得自動化、繼而失去焦點而反彈。

認清誘惑 創造動力來源 

生活在被設計以滿足市場運作的商業社會,每日接收泛濫又真假不分的資訊,也許我們會漸漸對生活無感,感覺處處受束縛,目標動搖。唯有認請自己真正的渴求,才會有意識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令「選我所選」成為一個習慣。

課程對象

  • 適合希望在日常生活或工作環境中建立新習慣的人
  • 適合希望找出改變惡習、但久未成功或無從入手的人
  • 適合已訂立了計劃,卻有心無力實行,離目標愈來愈遠
  • 適合要求自己更自律 ,能掌握生活和更準確地規劃未來的人


導師簡介

Bernice Liu 廖泳婷

擁有近十年培訓經歷,擅長以體驗式教育(Experiential Learning)及教練技巧(Coaching)為企業團隊、社福機構、義工組織及青少年進行培訓。

她先後於大型主題樂園、初創社會企業及政府機構擔任培訓專員崗位。考獲心理學碩士學位後,她致力將心理學理論應用於推動正面行為,例如保育、個人成長、雙向溝通、團隊合作等。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心理學)
  • 課程內容

    01

    行為動機與習慣

    • 從行為學、神經科學角度了解習慣是如何鍊成的
    • 了解自身行為背後動機,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習慣
    02

    建立理想習慣

    • 讓習慣毫不費力的融入生活
    • 設定行為提示及獎勵,建構完整的習慣循環
    03

    戒掉舊有惡習

    • 看清充滿商業設計的生活環境,體諒過往的失敗經歷
    • 設計生活流程及環境,先發制人繞過意志力測試,不經不覺脫離頑固惡習
    04

    讓好習慣持之以恆

    • 探索習慣與自我認同的關係,運用社交生活協助自己成為「想成為的人」
    • 不時審視生活,對好習慣保持意識,不讓壞習慣死灰復燃

    日期費用

    上課地點

    TreeholeHK 觀塘創業街 25 號創富中心 2710 室(牛頭角 A 出口步行約三分鐘)

    日期時間

    2022 年 8月11,18,25,9月1日 – 逢星期四晚上 7:30pm – 9:30pm

    常見問題 FAQ

    我需要擁有心理學或生物學的知識嗎?

    課程會以少量心理學理論去解釋習慣形成的機制;而課程重點在於利用環境、社交、行為設計協助自己掌控習慣,所以參加者不需擁有心理學知識也能參與其中。

    課程中我需要向其他人揭露我的個人習慣嗎?

    雖然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 是影響個人行為的一大因素,但這個課程只會邀請參加者在自我感覺安全的情況下作分享交流。課程中,參加者會進行題材輕鬆的練習,反思生活及習慣。如果目標行為較為個人及敏感,建議可先以其他生活化例子(如:提早一個站下車步行回家)作練習;掌握了技巧後才自行培養或戒除更個人的習慣。

     

    我對某種物質倚賴或藥物成癮,應該報讀此課程嗎?

    此課程主要以心理學角度出發,幫助參加者自我剖析和調整心態,繼而更有系統和效率地掌握自身行為習慣。如你因有惡習而產生嚴重生理或精神方面的困擾,我們建議你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尋求協助。